近日,河南油田采油二厂杨浅3-平1井实施二氧化碳强化采油技术后,日均产油4.4吨,与上周期相比日均增油3.1吨,阶段增油528.47吨。这项技术为该厂中深层超稠油油藏高效开发带来了新突破。
采油二厂杨楼油田杨浅3区属特超稠油,常规化学降黏措施已不能有效改善开发效果。技术人员在学习借鉴胜利油田HDCS强化采油技术的基础上,对多个节点反复优化,形成了一套更加适用于该厂特超稠油油藏的二氧化碳强化采油工艺。
目前,这项技术经过超稠油水平井现场试验、优化调整、扩大规模及直井探索试验四个阶段,2017年应用26井次,阶段有效率100%,增油2706吨,可评价井吨油操作成本由原来的2096元下降至1846元。
据统计,2017年,采油二厂科研人员以热化学提高采收率技术规模应用为主攻方向,大力实施低成本升级改造,全年共升级改造及推广应用6项低成本工艺,现场应用263井次,增油15700吨,降本增效2440万元。
自主技术 使浮渣变废为宝
采油二厂稠油热采区块大多面临汽窜和边水淹的问题,特别是高周期吞吐井,地层亏空、汽窜情况更加严重。
复合调剖工艺成本高,多轮次氮气泡沫调剖后封堵强度低。为进一步降低成本,增强汽窜治理效果,需要研制低成本调剖剂,以满足大剂量调剖需求。而稠油联合站每年产生0.5万立方米浮渣,发生处理费用120余万元,成本高昂。
为进一步降低调剖成本且资源化利用废渣,该厂技术人员不断实验,将浮渣和颗粒剂复配,形成了强度高、悬浮性好的乳化油泥调剖技术,并能实现不动管柱施工,节约作业成本。
2017年,该技术现场应用25井次,阶段增油1484吨,有效率73.7%,消耗浮渣2506立方米,降本增效554万元。现在,该厂技术人员正在对75吨燃煤锅炉产生的粉煤灰进行新型低成本调剖剂的配方研制,为进一步降低措施成本提供技术支撑。
“组合疗法” 为油井活血化瘀
2017年6月,楼7-1H井实施组合降黏技术后,阶段产油493吨,日均产油由1.7吨上升到3.0吨。
楼7-1H是井楼八区的一口水平井,属于超稠油,其中Ⅱ61层上层已累计吞吐11个周期,随着轮次的增加,配套实施氮气助排、降黏措施生产效果变差。
结合以往组合降黏在直井中实施效果好的研究成果,技术人员针对水平井多轮次吞吐后水平段动用不均的情况,对该井配套实施“组合疗法”:采用氮气+油溶降黏剂+焖井+氮气+水溶降黏剂+蒸汽+蒸汽、氮气的注入工艺,并优化降黏剂的浓度及助排半径,使油层原油充分与药剂接触,利用油溶性降黏剂和水溶性降黏剂协同作用,降低原油粘黏度,为油井疏通经络,活血化瘀,改善原油流动性。
2017年,该厂优化实施该技术14井次,措施有效率82%,阶段增油959吨,降本增效254.8万元。
对症下药 低效井喝气产油
油井怎么会喝气产油呢?采油二厂工程技术人员使其成为现实。
采油二厂靠边水能量开发的稀油油藏受含油宽度窄、储层非均质性强、边水能力强等因素影响,采油井见水时间早,采收率低。进一步提高边水油藏的采收率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为此,采油二厂技术人员对症下药,通过开展油藏适应性研究,优化注采参数,经济界限研究,形成了低成本高效益的氮气抑水增油技术。他们利用氮气难溶于水、具有封堵能力的特点,向油层注入氮气,增加水相渗流阻力,抑制边水推进,大幅降低油井综合含水,提高原油采收率。
王柴2井依靠边水天然能量开发,初期日产油4.1吨,含水80.2%。经过长期开发,日产油下降至0.2吨,含水上升至99%。技术人员经过深入分析认为,主要是受边水影响导致含水上升。
去年5月,技术人员优化前置注氮工艺,对该井实施氮气抑水增油技术后,日均产油3.5吨,增油669吨,投入产出比达1:21.8。
2017年,采油二厂实施常采氮气抑水增油技术71井次,措施有效率93.9%,增油9571吨,吨油操作成本373元,增效1153万元。(杨建英 施桂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