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湾石油公司生死录

   2018-01-22 石油设备网石油小子2930

  1984年,传出了一条惊人的消息:“石油七姐妹”之一的海湾(Gulf)石油公司被雪佛龙(Chevron)公司兼并了。这家大公司1982年的销售额高达284.27亿美元,资产总额为204.36亿美元,利润达8亿美元,怎么会一下子就垮台了呢?这里从头讲起。

  在“纺锤顶”油田诞生

  1901年,美国南部打出了第一口“万吨井”,发现了“纺锤顶(Spindletop)”油田。这里诞生了好几家石油公司,其中之一就是海湾石油公司。

  在美国得克萨斯州的博蒙特的“大山”(即“纺锤顶”)上找油的创始人是帕提罗·希金斯(Patillo Higgins)。他四处张罗,最后找到卢卡斯的支持。卢卡斯是奥地利人,当过海军军官,全名是安东尼·弗朗西斯·卢切奇,在美国改名为卢卡斯(Lucas)。

  卢卡斯买了一台小型钻机,于1899年7月钻第一口井,可惜钻到600英尺(约183米)时出了事故,报废了。然而两天前已经从井里渗出了少量原油,证明下面的确有油。进一步钻探需要钱,得克萨斯大学的菲利普斯教授介绍他去找匹茨堡的葛菲(Guffey)和盖利(Galey)。他们二人本来合伙在科西坎纳搞石油,支持卢卡斯干下去。卢卡斯回到博蒙特,按他俩的意见把石油租借地(即拥有特许权的土地)扩大到15000英亩(约6070公顷)。葛菲则去找他的后台老板安德鲁·梅隆,借到了30万美元。盖利先来到博蒙特,亲自定下了第二口井的井位。而且他熟悉钻井界的情况,他把钻井工程承包给哈米尔兄弟钻井公司,让卢卡斯当工程监督。

  哈米尔兄弟从科西科纳调来一套钻机,1900年10月开始钻井。1901年1月,发生了强烈井喷,这口井喷出了大约80万桶(约10.9万吨)原油,地面形成了巨大的油湖。

  “纺锤顶”高产大油田发现了! 

  1901年5月,安德鲁·梅隆和理查德·梅隆两兄弟(他们是匹茨堡的银行家)投资150万美元,成立葛菲石油公司(Guffey Petroleum Co.),由葛菲任总裁。立即在得州的阿瑟港建一座炼油厂和连接油田与炼油厂的管道。I 1月成立起得克萨斯海湾炼油公司(Texas Gulf Refining Co.)。

  “纺锤顶”油田的开发处于无政府状态之下,几百家勘探商一拥而上,打了几百口井。第二年年底,一部分油井的产量就开始下降。梅隆家族着急了,他们曾经打算把海湾石油公司卖给标准石油公司,不过,当时标准石油公司还没有太多兴趣于石油的勘探和开采。

  所幸,葛菲石油公司1905年在俄克拉何马州发现了格林普尔油田,并建设了从油田到阿瑟港的管道。真是绝路逢生。威廉·梅隆改组公司,直接接管公司的领导权,把葛菲石油公司改组为海湾石油公司(Gulf Petroleumcompany)。葛菲卖出了他的股权,得到37.5万美元现金和部分股票;卢卡斯得到了40万美元和1000股新公司的股票。

  进入中南美洲

  海湾石油公司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开始向海外扩张。它的首选目标是中南美洲。墨西哥于1909年发生强烈井喷,轰动世界,美国的找油人争相进去找油。

  海湾石油公司于20世纪10年代进入墨西哥,在“黄金带”取得一些石油租借地。墨西哥1920年成为世界第二大石油生产国,年产量突破2000万吨。最大两家石油生产商是美国泛美石油公司和英资墨西哥之鹰石油公司(1919年被壳牌公司控制)。海湾石油墨西哥公司名列第六,到1919年的累计产量17.28亿桶。

  不过好景不长,墨西哥的石油生产1921年达到高峰后即逐步下降。1938年墨西哥没收了外国石油资产,实行石油工业国有化。海湾石油公司也遭此厄运。直到1944年才获得少量赔偿。

  首先进入委内瑞拉的是壳牌公司。1915年它在委内瑞拉的马拉开波湖东岸发现第一个油田梅尼格兰德油田。1923年,壳牌公司又在湖东地区打出一口“万吨井”,震动了世界,美国公司相继跟入,其中也包括海湾公司。

  1922年,海湾石油公司的老板之一担任美国财政部长,因此,它不费什么力气就在委内瑞拉获得了石油租借地。它在马拉开波湖盆地的租借地就在梅尼格兰德油田上。因此,石油产量上升很快。到1929年,海湾石油公司已是委内瑞拉第三大石油公司,它的石油产量占委内瑞拉总产量的27%。

  为了提炼委内瑞拉所产的比重较大的原油,它在荷属西印度群岛的库拉索岛上建了一座炼油厂,所炼产品向美国国内和中南美洲销售。

  1931年美国陷入严重的经济危机。与此同时,美国国内形成严重的石油生产过剩,油价狂跌。美国政府为了保护石油产业,在国内对油田实行配额限制生产;对进口石油——主要是对委内瑞拉原油和成品油征收进口税。海湾石油公司处于困难境地。

  新泽西标准石油公司乘机施加压力。1937年,海湾石油公司被迫同意以1亿美元现金将其梅尼格兰德石油公司的一半股权转让给新泽西公司。新泽西公司又把其中一半转让给壳牌集团。这样,梅尼格兰德公司中,海湾只占50%,新泽西和壳牌各占25%。

  海湾石油公司的产量在委内瑞拉石油总产量中的比重下降到17%;而新泽西的比重上升到52%。

  不仅如此,梅隆家族还接受了一个附加条件:海湾公司不能随意扩大产量。新泽西标准石油公司每生产345桶原油,它只可以生产100桶。

  梅隆家族为什么同新泽西做成这样一笔看来对自己不利的生意?据分析,原因之一,海湾石油公司当时国内生产已被限制,欧洲的下游业务刚刚开始,委内瑞拉出油太多。原因之二,委内瑞拉的独裁者戈麦斯死了,国内政治动荡,单独经营风险太大,同新泽西和壳牌两个“石油巨头”联合,可以增强自己的地位。原因之三,海湾此时进入了科威特,需要很多投资,现金困难。而科威特石油的生产成本要比委内瑞拉低。

  到20世纪60年代,产自委内瑞拉的石油占海湾公司全球产量的13%。

  与此同时,海湾石油公司向北扩张,在加拿大控制加拿大海湾石油公司58%的股权。

  科威特发迹

  海湾石油公司的“发迹”靠中东。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英、法对土耳其奥斯曼帝国进行了“分赃”。1921年,它们调整了土耳其石油公司(后来的伊拉克石油公司)的股权分割,把美国排除在外。美国政府高举“门户开放”的旗帜,向英法施加压力,逼迫英法把美索不达米亚的石油资源向美国开放。

  新泽西标准石油公司牵头,串联了纽约标准石油公司、海湾石油公司等五家,组成“近东开发公司”,挤进伊拉克石油公司,抢到了23.75%权益。它们达成了“红线协定”,规定凡在“红线”规定的原奥斯曼帝国的范围内,任何一家不得单独取得石油租借权,要干就“集体行动”,把伊拉克石油公司变成一个集团。

  20世纪20年代初,英国人霍尔姆斯搞到了巴林和科威特的石油开采特许权,他那个“辛迪加”自己无力勘探和开发,就到美国去兜售。新泽西标准石油等公司对它不感兴趣,找到海湾石油公司。海湾石油公司正要向海外扩张,即用5万美元的代价买下了巴林和科威特的特许权。这是1925年。

  此时,海湾石油公司是伊拉克石油公司的成员公司,受“红线协定”的约束。海湾石油公司去动员伊拉克石油公司的其他几家,想拉它们合伙干。伊拉克石油公司中影响最大的是英国波斯石油公司。它的总地质师认为,巴林缺乏波斯(伊朗)和伊拉克这样的地质构造,不会有油。因此,英波公司反对去巴林。

  海湾石油公司既不能自己干,只好于1927年把巴林特许权转让给了加利福尼亚标准石油公司,收回了5万美元。

  海湾石油公司留下了科威特的特许权,这是因为霍尔姆斯同科威特酋长私交甚好,酋长请他去找油。科威特又不在“红线协定”范围内海湾公司就聘请霍尔姆斯作为他在科威特的代表。

  科威特当时是英国的保护国,是大英帝国的势力范围。但是英波石油公司并没有把海湾公司要进入科威特当一回事。这是因为当时鼎鼎大名的一位瑞士地质家去科威特,认为科威特没有好的储油构造,没有油气远景。英波公司的地质家们迷信专家,也认为科威特找油没有希望。

  但是,英国政府不干。它不允许美国人闯进他的地盘。它宣布,只有英国人的公司才可以在科威特找油。

  海湾石油公司于是向美国政府求援。美国国务院于是同英国交涉,要求门户开放。英国则顶住不放。

  1932年3月,海湾石油公司的老板安德鲁·梅隆出任美国驻伦敦大使。当时梅隆家族拥有海湾公司1/4股权。他既是美国政府官方代表,又是海湾公司的利益代表者,集官商于一身,不遗余力地同英国政府交涉,迫使英国政府让步。

  1932年4月,英国政府迫于美国的压力,放弃了英国国民章程条约。因为英波石油公司董事长卡德曼告诉英国外交部,他不稀罕科威特。

  1932年6月,巴林出油了,这一下英波石油公司动心了。既然巴林有油,科威特也可能有油,决不能把科威特白白让给海湾石油公司。于是,英波石油公司也去找科威特酋长,要求取得石油租借权。大酋长一看两家争夺,正好坐山观虎斗,就提高了“价码”。英波公司得到英国政府向美国政府退让的信息,也意识到“鹬蚌相争,渔人得利”。便与海湾公司接洽,双方同意联手开发科威特的石油。1933年12月,组成双方各占50%的科威特石油公司。1934年3月,英国政府批准了这家公司。

  科威特此时正值经济困难。酋长需要钱。而且酋长生英国政府的气,在与沙特阿拉伯和伊拉克的领土纠纷上,它没有得到英国政府的有力支持。他于是想引进美国公司,可以借助美国人的力量来加强自己的地位,但又不能完全摆脱英国,离开英国的保护,因为它随时可能被周围三个邻国欺负。

  1934年12月23日,科威特艾哈迈德酋长同科威特石油公司正式签订了石油租借地协议,授予科威特石油公司为期75年在科威特全境找油和生产石油的开采权。科威特公司签字后,即付给酋长35700英镑(约17.9万美元);在发现石油前,每年给科方至少7150英镑(约36000美元);发现石油以后,科方每年至少可以拿到18800英镑(约94000美元)。

  海湾石油公司负责科威特石油公司的日常经营。它立即派出地质家和钻井队前去勘探。头两年并不顺利,一连钻了几口干井。

  1938年,时来运转,科威特石油公司找到了布尔干特大油田,至于伊拉克,海湾石油公司拿到巴林特许权后就退出来了。把它的股权转让给了新泽西和纽约两家标准石油公司。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科威特的勘探活动中止了,已打成的油井也封闭了。1945年以后重新恢复勘探和开采。1949年,科威特生产石油600万桶(约82吨);1952年增加到3710万吨,1953年产量就超过了沙特阿拉伯。

  科威特的石油产量增加很快,海湾石油公司加紧在欧洲建设炼油厂和销售网络。与此同时,它同壳牌集团达成协议,由壳牌包销一部分科威特原油。1955—1969年间,每天卖给壳牌公司17.5万桶(约2.39万吨)原油,双方平分壳牌由此得到的利润。双方约定,互相不争夺市场,不削价。海湾公司又把其余的科威特石油卖给纽约标准石油公司(美孚)和大西洋石油公司,解决了原油的出路问题。

  1971年,海湾石油公司来自科威特的原油产量达每天174万桶(约8700万吨/年),占公司全部石油产量的55%。

  在伊朗捡便宜

  伊朗是英国石油公司起家的地方。到20世纪50年代初,伊朗已成为中东乃至世界的主要石油生产一出口国。海湾石油公司怎么也不会想到,它居然能进入伊朗,分享那里丰富的石油资源。

  机会是平白地“从天而降”的。

  1951年,伊朗爆发了针对英伊石油公司的群众性反英浪潮。激进派领导人摩萨台在议会中得到了多数支持,指责英伊石油公司几十年中对伊朗石油资源的掠夺。三月间,亲英的首相被暗杀,摩萨台被议会推举为首相。他宣布对石油工业实行国有化,成立伊朗国家石油公司接管英伊石油公司在伊朗的全部石油资产。

  英国政府对此十分恼怒,除了政治上施加压力,还派军舰到波斯湾实行武力威胁、经济封锁,禁止伊朗石油出口,撤走全部英国人员,使伊朗石油工业陷入瘫痪,国家经济陷入困境。英国并策划对伊朗武装干涉。

  摩萨台政府向美国寻求支持和援助。美国政府看准了这是挤兑英国,进入伊朗,对抗苏联的大好时机,就派小胡佛(前总统胡佛之子)为总统特使去德黑兰”斡旋”。他一手策划、指挥了美国中央情报局策动的军事政变,颠覆了摩萨台政府,扶持国王重新执政。

  在美国政府,尤其是小胡佛的策划下,组织一个美英石油公司集团,名义上尊重伊朗的石油主权,承认伊朗国家石油公司对石油工业的所有权,实际上则由美英石油公司集团掌握伊朗石油生产的管理权、经营权和出口权。

  1953年12月,英国石油公司董事长分别给当时已在中东的五家石油公司——新泽西标准石油公司、纽约标准石油公司、加利福尼亚标准石油公司、得克萨斯公司和海湾石油公司,还有英荷壳牌集团和法国石油公司的首脑,邀请他们到伦敦去,共商伊朗石油大事。参加的还有美国国务院代表赫伯特·胡佛。

  但是,海湾等五家美国公司并不热心,因为当时伊拉克、沙特阿拉伯、科威特的勘探形势非常好,石油产量上升很快,世界市场上已经形成供大于求的局面。他们不希望伊朗石油增产。

  胡佛给他们做工作,动员他们参加。这是出于美国世界战略的需要。英国石油公司独家回伊朗已不可能。美国公司必须代表美国的利益进入伊朗,去掌握伊朗的石油工业。它特别担心苏联势力会从后门进去。

  在胡佛的撮合下,上述在中东已经有利益的美、英、法八家公司组成了伊朗石油参股组织。1954年8月,该组织同伊朗政府正式签订了协议。

  在这个财团中,英国石油公司保留了40%股权。美国五大家石油公司共享40%股权。美国一批中小石油公司对此不满。美国国务院出面,说服美国大石油公司每家让出l%股权,即一共5%,给九家美国中小公司。

  这样,海湾石油公司不费吹灰之力,获得了伊朗石油产量7%的好处。1971年,海湾石油公司实际得到的是每天24.6万桶(约1230万吨/年)伊朗石油。

  收缩和撤退

  海湾石油公司由兴到衰的转折点是1979年。海湾石油公司作出了经营战略的大改变——把经营重点从海外转到美国国内。1982年,它正式宣布,公司将从跨国公司转变为美国国内的石油公司。

  为什么海湾石油公司的核心层会作出这样的选择?

  从国际大背景看,20世纪70年代世界石油工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大变化。第一,石油输出国组织经过团结战斗,把世界石油价格的决定权,从“石油七姐妹”(注:海湾石油公司是其中的“七妹”)手中夺了过来。

  第二,各主要石油生产国,包括海湾石油公司最大石油来源和利润来源——科威特,实现了石油工业国有化。七大石油公司在那里的石油资产被接收了。七大石油公司的上游资产,除了在美国和加拿大的以外,几乎全部丧失。

  第三,主要石油生产国废除了以殖民主义为基础的石油租借地制度,七大公司在那里的特权没有了。它们现在要的是同产油国的国家石油公司“平起平坐”,要按人家规定的价格,拿美元去向人家定购原油了。

  与此同时,20世纪70年代原油价格一路走高,各大石油公司“失之东隅,收之桑榆”,由于油价高昂,营业额、利润都大大增加,日子还好过。但是,1973年到1979年两次石油危机,产生了两个后果,一方面是美国、日本、西欧国家大力调整能源政策,调整产业结构,压缩石油消费量;另一方面,高油价刺激了石油勘探和开发,特别是许多非欧佩克国家石油生产能力迅速增加。

  这一进一出,世界范围内形成了石油产量大于需求量,即供大于求的局面。1980年开始,油价逐步回落。

  正是这上述大背景下,海湾石油公司“自行其是”,似乎有点惊慌失措,作出了放弃国外业务,退缩回美国的战略大改变,从扩张到收缩的重大改变。

  1979年,它首先调整在美国国内的布局,从美国西海岸及中西部好几个州撤出。

  1983年2月,海湾石油公司把它在比利时、荷兰、卢森堡三个西欧国家的750个加油站卖给了科威特国家石油公司。

  1983年3月,海湾石油公司把它在瑞典、挪威两个斯堪的纳维亚国家的825座加油站也卖给了科威特国家石油公司。

  1984年1月,海湾石油公司同科威特国家石油公司达成进一步资产转让协议,把它在西欧1500座加油站,在意大利贝尔托里奥炼油厂(加工量400万吨/年)的75%股权转让给科威特。

  1985年2月,海湾公司把它在荷兰的尤劳伯特炼油厂(加工量375万吨/年)、丹麦的海蓬炼油厂(加工量425万吨/年)、比利时和瑞典的各一座润滑油调制厂卖给了科威特石油公司。

  这样,海湾石油公司就几乎完全撤出了西欧和北欧的上下游业务。

  在1983年开始的时候,海湾石油公司董事长詹姆斯向公司的股东们这样说道:

  “海湾石油公司相信,它未来的潜力很大,因为它是一家一体化的石油公司。它把最大重点转移到美国国内,它将撤出在国外的大部分炼油、销售和化工业务,以此来扭转石油工业在此前1/4世纪中的趋势。”

  “这一战略建筑在我们的信心之上,我们相信,美国还有大量石油蕴藏,海湾公司将会成功地寻找到并把它们开发出来。海湾公司能够有竞争力地炼制出石油产品来并销售出去。在这些领域中,美国国内的利润会比国外同样条件下的要高。”

  “对于海湾公司,这些原则为世界石油市场提供了方向和动力。世界市场已经变得更加不确定,更加复杂了。”

  “过去的一年,对于海湾公司是困难的一年,对于整个石油工业都是困难的一年。公司的利润连续第二年下降,从12亿美元降到了9亿美元。”

  “而且,我们已经意识到,以往业绩的两大支柱——经营增长和油价高涨——已经不可能成为今后发展的依靠。可以预见,今后10年,自由世界的石油需求将是零增长或微增长。石油产量和炼油能力均已过剩。“

  “今后的进步来自寻求机会,在于降低成本,处理掉一批资产,以适应新的供需格局。”

  “虽然世界市场供过于求,美国仍然在进口大量石油来满足自身需求。海湾公司深信,需要在国内找到大的油田,只要投产就可以赢利。因此,海湾公司第一位的目标就是替补国内石油储量,通过勘探和收购,增加国内可采储量和油气产量。公司1982年已确定,要到可能发现最多储量的地方去勘探。,'

  “海湾公司第二项目标是保持作为美国国内最大销售公司的地位,产品质量和服务要好,价格有竞争性。1982年执行一项5亿美元的计划,改造阿瑟港炼油厂17万桶/日(约850万吨/年)的含硫原油加工装置,以便增加进料的灵活性,使用更多价格较为便宜的含硫原油。公司要加强自己有优势地区的销售,而从弱势地区撤出。”

  “海湾公司的第三个目标是保持有强大的财力,以便从事大的项目,抓住大的机会。但是1982年利润少了,所以全年的资本与勘探支出将比原先计划减少10亿美元。”

  “公司的第四个目标是着眼于长远发展,在财力允许的条件下购买或开发非油能源。要继续发展煤炭生产,将会有赢利。”

  然而,海湾石油公司正在走向消亡。

  巨头消亡

  就在海湾公司调整它的经营战略,实行收缩政策的时候,美国出现了石油公司兼并重组的浪潮。它不幸被卷了进去,尽管它当时还是美国第五大石油公司,世界第七大石油公司。

  海湾石油公司20世纪80年代以来连遭拌折.

  第一大挫折如上述。科威特、伊朗、委内瑞拉的石油工业国有化,把海湾石油公司在海外的几乎全部上游石油生产一扫而光。

  第二,20世纪70年代中后期它买进了一些非油的“多元化”项目经营不善,几乎全部亏损,不得不一个个处理掉。

  第三,1981年起国际石油市场上油价逐步下落,使海湾公司利润下降,1982年尽管总营业额高达306亿美元,而利润持续下降,只有9亿美元。

  因此,海湾石油公司的股票价格开始下落。过去长期保持在40美元一股,1983年下降到29.25美元/股。

  这个时候,董事会又犯了一个错误:别的石油公司通过兼并企业来迅速弥补储量不足,增加石油产量;它却决定向银行大举借债,从市场上回购本公司的股票,企图以此扭转股价的下落。然而,这造成了收支严重失衡,债台高筑,资金周转不灵,陷入了困境。

  第一家看中海湾石油公司,向它进攻的竟是一家小公司梅萨(Mesa)石油公司和它的董事长皮肯斯。

  梅萨早已把海湾石油公司当作它的猎物。从20世纪80年代初就陆续在股市上收购海湾的股票。1983年11月,它公开宣布,已经掌握海湾石油公司13.1%的股份,要求进人海湾公司的董事会。

  此时,它抛出一个诱骗股东们的方案:把海湾公司在美国国内(注:海湾公司已经从国外许多地方撤回来)二分之一的石油天然气储量划出来,单独组织一个“油气权益信托公司”。海湾公司的股票持有者们将从这家“信托公司”拿到代表他们各自这一部分资产权益的有价证券。今后,这部分资产每年经营所得的收益,将同海湾公司其他资产脱钩,由“信托公司”直接、完全分配给股票持有者,而不再经过海湾石油公司。

  对于海湾公司股票持有者,由于他们手里持有“信托公司”的有价证券,他们拿到的是这部分资产所产生的全部利益,而过去,他们从海湾公司拿到的是海湾公司从全部利润中扣除扩大再生产后的部分收益。同时,“信托公司”的这部分收益不再纳人海湾公司总收入去交纳应交纳税款,而直接分给了股票持有者,让股票持有者自己去交个人所得税。这样,股票持有者能拿到的比以前多得多。

  梅萨放的这把“火”,居心叵测。第一,它会肢解海湾石油公司;第二,它将大大削弱海湾石油公司董事会和经理层的权力;第三,把分出去的那一半资产“吃光分净”,不利于公司长远发展。因此被董事会断然拒绝。

  然而,大多数股票持有者不理解。他们觉得梅萨公司的主意好,于是,海湾公司内部乱了阵脚。

  皮肯斯的梅萨石油公司鼓动德雷萨尔银行给他财力支持,意欲收购海湾公司更多股票,取得对它的控制权。

  海湾石油公司董事会闻讯大惊,公司的确陷入了困境。董事们认为,宁可并入大石油公司,也不能让皮肯斯的阴谋得逞。

  这一消息传了出去。美孚石油公司首先行动,但是它的报价太低,海湾石油公司认为这是“不友好”的兼并,加以拒绝。

  阿科(ARCO)公司得到大通曼哈顿银行集团的支持,提出了130亿美元收购海湾公司的报价。雪佛龙立即抛出132亿美元的“橄榄枝”。它的后台是美洲银行集团。

  海湾石油公司接受了雪佛龙的报价,双方“闪电战”似的只花了一个多星期就达成了交易。

  海湾石油公司投入了雪佛龙的怀抱,世界上一个石油巨头消失了。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 hulong2
    加关注1
  • 没有留下签名~~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用户协议  |  版权声明  |  隐私政策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违规举报  |  苏ICP备12075075-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