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石油贸易保护如何助力欧佩克形成?

   2018-01-22 石油设备网石油小子7030

  方案的内容及出台过程

  根据方案规定,自该方案生效之日起,美国原油进口限额不得超过落基山东部石油产量的12.2%,而且包括石油产品的进口也要遵守一系列的限额,其目的是使这类产品的进口总额完全合乎美国相关机构计算出来的需求量;此外还规定石油进口量的增长不能快于需求量的增长,进口量不得超过需求量的19%~20%。这些措施有效地限制了外国石油对美国的出口,但是规定墨西哥和加拿大两国可以除外,据当时的说法这是因为从这两个国家进口石油不依靠远洋运输,不会遭遇风险。

  这个方案尽管是由总统艾森豪威尔本人签署生效的,但是他及政府内的许多人士却是反对这一方案的。艾森豪威尔的上台得到了美国垄断集团的大力支持,他向后者承诺要在其任期内奉行积极的贸易自由政策,并且他也采取了实际行动极力反对在美国日益高涨的关税保护主义浪潮。

  然而进入20世纪50年代后期,这种浪潮已经高涨到令他难以应付的地步,因为他开始不断受到来自于美国石油企业及国会的强大压力,后者联合起来向其施压,要求其动用行政手段强制限制外国石油的进口。在此情况下,他起先巧妙地提出了一个折中方案,即自愿限制进口石油方案,与此同时还提出了一项石油储备计划。

  他提出的方案于1957年7月1日起开始生效,然而在当时基本没有人支持他的主张,甚至于作为美国石油进口主体的五大石油公司也没有为他提供任何支持,这是因为该方案建议五大石油公司将原油进口量每年平均降低10%,而允许十五家新的石油进口商可稍加提高石油进口量。而且最为关键的是他的方案出台后,美国1958年的石油进口总额比上年反而增加了8%。最终该方案被迫搁浅。随后,在美国政治高层的联合干预下,他只好完全放弃了自己的政策主张,被迫签署了强制限制石油进口方案。

  从艾森豪威尔的无奈可以看出当时美国的主流势力都要求在对外的石油贸易中奉行贸易保护主义政策,那么当时美国国内为何会出现这种局面呢?这首先需要回顾当时的背景。

  方案出台的背景

  1美国石油贸易逆差的急剧扩大

  美国原本是国际石油工业的先驱,自1859年起直至二战结束初期,它在国际石油供应领域长期居于统治地位。然而自1948年起美国开始沦为石油净进口国。随后从1948年到1958年,短短十年之间,它进口的石油及石油产品的数量增加了两倍多,从2600万吨增加到8800万吨。在它国内市场液态燃料的全部供应中,进口石油及石油产品的比重相应地从8%上升到20%。

  美国之所以出现如此巨大的贸易逆差,主要原因有两个:其一,20世纪50年代之后,由于美国积极推行扩军备战政策以及在石油利用上惊人的浪费,它的石油消费量急剧上升;与此同时,由于其国内石油企业在开发中的短视行为,使得它的许多油藏结构又遭受到了巨大的破坏,这一切导致其国内石油储量的逐渐衰竭。

  据资料显示,1945年美国已探明的石油储量占世界的35.3%,到1950年下降到29.3%,至1960年进一步下降到10.9%。其二,二战后美国在国内推行所谓的“石油生产摊派”政策,其实质就是政府要将国内石油的生产控制在一个幅度。这样做的初衷是为了防止国内资源的浪费,然而其结果却是诱使石油公司急剧减少了在国内的投资,而将注意力转移到了中东地区。

  这是因为由于受生产限制政策的影响,美国内油价被人为地抬高,经营石油可以获得很高的利润。既然在国内开发石油受到限制,那么石油公司自然会把注意力转移到国外,而中东地区正是他们理想的选择。因为那里的石油储量大,开发成本低廉,而且因其位于“五海三洲”的交界处交通十分便利,20世纪50年代初那里已经成为世界上最主要的石油产区。

  这样一来美国石油公司就蜂拥至那里开发石油,然后再将开采出的石油返销回国内从而谋取暴利。正是因为这两个原因,美国进口石油开始急剧增加。随着美国对国外石油依赖的持续加大,其国内逐渐出现了对未来石油供应安全的担忧。

  由于这种日益依赖进口的现象恰好与冷战引起的政治上的困难处境,以及在美国产生的一种认为世界上大多数人都敌视美国的实力和影响的感觉交织在一起,所以政客们很快就在他们为限制石油进口而做的宣传中大肆渲染关于供应安全的观点。在这种背景下,艾森豪威尔逐渐感受到来自国内保守派政客以及舆论的强大压力。

  2美国石油供应地政治局势的不稳

  美国国内对石油供应安全的担忧绝非杞人忧天,因为它石油进口的源地主要在委内瑞拉和中东,而这两个地区当时的政治局势十分令人担忧。至少有两个例子可以说明这一点。

  其一,1958年作为美国石油进口主要源地的委内瑞拉发生政变,左翼政党民主行动党上台执政,它上台伊始就引起了在委的美国石油公司的恐慌,因为该党一向主张将石油资源收归国有。美国国务院看到事件的严重性,决定介入,最终与民主行动党政府达成妥协,从而暂时保证了美国石油供应的安全。

  尽管这次事件看似获得圆满解决,然而却给美国人敲响了警钟。因为日后如果美国石油公司抑或政府一旦采取了对委内瑞拉政府不友好的政治立场,那么后者将还有可能重提石油国有化的问题。尽管美国在世界其他地区还控制着大片的石油租让地,但是石油工业本身的特殊性使得它依然不敢轻视委内瑞拉对它的立场。石油工业从投产到开采要经历一个很长的过程,通常为5到10年。

  这样一来一旦委内瑞拉对美国的石油供应突然中断,美国不可能即时地从其他地区获取到欠缺的石油,这样势必会引起美国国内的油荒。如此一来美国因惧于委内瑞拉石油供应的中断而将被它牵着鼻子走。

  其二,在1956年苏伊士运河危机及之后的战争中,阿拉伯人封锁了运河,炸毁了从伊拉克到地中海的输油管线,使西欧的石油供应减少了70%,从而导致西欧陷入了严重的混乱,迫使它实行了短期的石油配给制。这个事件给美国国内的关税保护主义者以口实,他们巧妙地利用这一机会,再次向政府施压。他们声称如果美国继续依赖外国石油,美国的“安全利益”将得不到保证。

  以上两个重大事件的爆发都绝非偶然。战后,拉美及中东地区掀起轰轰烈烈的民族解放运动,且愈演愈烈,这些地区的国家不仅争取政治上的独立,而且要求收回经济主权,当然包括对地下石油资源收归国有。

  在这种大背景下,美国政府十分担忧其在这些地区的既得利益受到损害,因为它控制着这些地区大部分的石油资源,很担心这些国家把斗争的矛头指向它,因此它对从这一地区获取石油供应的安全性开始越来越感到忧虑。

  3美国国内两股势力的斗争

  美国的石油公司分为两类,一类是石油“七姊妹”中的五家美国石油公司,即埃克森、莫比尔、雪佛龙、海湾及德士古。他们是美国石油工业诞生初期即成长起来的石油企业,具有较长的传统专业经验、技术及设备先进,经过多年的扩张兼并,规模巨大,是美国最庞大的垄断资本集团,对美国经济有着巨大的影响力,而且其在政治事务上也与美国政府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它们不仅在国内而且在拉美及中东地区占据着大片的石油租让地,实行跨国经营,操纵着国际石油市场,同时它们是美国进口石油的主体。至1956年,它们在美国本土石油储量中所占据的比重为40.70%,在委内瑞拉为73.5%,在中近东为56.6%,在其他不发达国家为56.7%。

  这里需要做一个专门的说明,大石油公司在国外石油储量中占据的比重大于其在国内占据的比重,除了与其在国外开发石油成本低廉有关外(注:在委内瑞拉开采一吨石油的费用是3.6美元,近东为1.2美元,而美国则为12~13美元,而且第三世界国家劳动力十分廉价。还有一个重要原因那就是上文提到的美国国内的石油生产控制政策。

  该政策打击的是成本最低,产量最高的大石油公司,而那些产量很低的小石油企业(每天产量少于10桶)则完全不受其影响。为此大石油公司均更倾向在国外开发石油。因为美国五大石油公司在国外占据着大片的石油租让地,故而其角色是双重的。

  一方面它们在中东及拉美产油国的石油租让地上进行生产,等于是产油国政府的委托经营者;另一方面,它们又是美国石油公司。20世纪50年代之后,因为美国政府的减税优惠政策,它们与委内瑞拉及中东的主要产油国达成了《利润对半分成协定》。向对半原则的转变,实际上意味着税款收入从美国、英国的国库转移到中东及委内瑞拉的国库里,各石油公司(指石油“七姊妹”,其主体是美国五大石油公司)成了这种转移的渠道。

  按照一位观察家的说法,新的税收结构“造成了生产国政府和各石油公司之间利益的强烈一致性”。从这一点可以看出美国大石油公司需要兼顾美国和其所在的第三世界国家的利益,而且后者的利益与其联系更为紧密。

  另一类就是除这五大石油公司之外的较小型的石油生产企业,一般统称为“独立石油公司”。它们是在大石油公司扩张兼并的过程中幸存下来的企业,它们中的绝大多数一无加工设备;二无销售网;三是技术落后,只能从事石油的勘探和开采,其勘探、开发和销售业务都主要局限于国内。

  尽管从20世纪50年代起,部分较大规模的独立石油公司也开始在国外取得了一些石油租让地,但是与五大石油公司相比其数量是微乎其微的。1950年,五大石油公司在国外市场控制的石油份额是95%,而独立石油公司只有5%。

  外国石油大量涌入美国,使大石油公司获取到了丰厚的利益,然而却极大地损害了独立石油公司的利益,其结果就是导致他们与同样敌视进口石油的煤炭企业结成了同盟,共同反对石油进口。

  事实上,煤炭行业是最早反对石油进口的,因为进口石油的不断增加进一步挤压了它的生存空间,使它不断丧失市场份额。当然独立石油公司和煤炭生产企业也是存在矛盾的,毕竟煤炭行业之所以在1947年至1953年间,遭受重创而损失惨重,就是因为受到了石油和天然气行业的排挤。

  而独立石油公司不管怎么说都是属于石油行业的,它们与传统煤炭行业的分歧是不可避免地。然而在对待美国持续增加石油进口这一问题,它们有着近乎相同的利益,所以最终它们走到一起形成大石油公司的对立面。它们结成联盟之后,就开始合力向政府施压,以迫使政府使用行政手段来达到限制进口石油的目的。

  三、方案出台对产油国的影响

  由以上分析可以看出美国《强制限制石油进口方案》的出台在当时是大势所趋,至少从表面上看是这样的。然而美国当时可能并未想到它的这种做法会对后来的世界石油市场产生那样强大的冲击,并且导致了一个强有力的对手的出现,而且其对手后来的强大也在很大程度上是拜这一政策所赐。

  1促使欧佩克的产生

  美国强制限制石油进口方案#的出台之后,美国市场因为该方案的出台而关闭,这样一来在中东拉美(主要是委内瑞拉)开采出来的石油就只好被迫去寻找另外的的市场进行销售。由上文可知,由于受到高额利润的诱惑,美国众多石油公司都积极到中东地区开发石油,这其中既包括美国的五大石油公司,也包括极少数的独立石油公司。而今石油被大规模地开发出来,而石油需求市场却出现萎缩,这样一来石油市场上的竞争势必加剧。

  长期以来,在除美国及社会主义国家之外的石油市场上形成了一种价格均衡,它是由石油“七姊妹”通过有条不紊的市场安排而建立起来的。由于这种均衡,该市场长期以来保持着稳定。可是美国《强制限制石油进口方案》出台后,这个市场开始遭受到巨大的冲击。

  首先美国五大石油公司被迫将国外开发的石油投入到这个市场;其次小部分的美国独立石油公司作为国际石油市场上的一股新兴力量,也被迫将它们开采的石油投入这个市场,因为它们原计划在中东开发而后返销回美国的石油如今同样断了归路。

  这样一来该市场上的竞争就变得空前的激烈,为了争夺市场份额,独立石油公司与大石油公司开始竞相削价。石油工业本身有其明显的特殊性,那就是石油生产费用的绝大部分是生产设备的折旧费和利息等固定费用,石油生产无需原料费用,所以石油产量越是增加,单位产量的生产费用就越是下降。因此只要有少许的富裕供应能力,就会激起强烈的增产欲望,产量的增加,即使导致价格下跌也无妨,因为价格下跌的损失可以用增产所产生的成本下降加以弥补。

  石油公司尤其是独立石油公司,由于其本身实力的弱小,它们最迫切需要销售石油换回利润以补偿其在石油勘探及开发中的投资,因此就不断地大幅削价销售石油,大石油公司为了维护自己的石油市场份额,也随之削价,这样就导致了国际油价的一路暴跌。而且,在这一时期,苏联石油也介入到这一市场,油价的跌幅开始越来越大。

  石油公司的这种降价行为极大地损害了产油国的利益,因为在当时产油国向外国石油公司征税及收取其他费用的参照标准就是“标价”,而石油公司降低石油价格就是通过削减“标价”来实现的。石油税及其他从石油征收的费用构成了产油国财政收入的主体,油价的下跌从根本上威胁到了产油国的利益。它们开始掀起反抗外国石油公司降低油价的运动,其突出的表现就是各产油国联合起来成立了欧佩克这一组织,从此之后产油国与外国石油公司(主要是美国石油公司)的斗争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2为产油国收回石油主权创造了条件

  方案的出台一直伴随着两股力量的斗争,为了在斗争中占据上风,大石油公司意图利用允许较大的独立石油公司参与外国油田开发的手段来达到分裂独立石油公司与煤炭行业联盟的目的。

  这种做法在当时就没有起到什么作用,而且更糟糕的是为大石油公司埋下了重大的隐患,因为它们为自己引入了竞争对手。虽然在当时看来,即使是较大的独立石油公司,它们的实力与“七姊妹”中任何一家大石油公司相比都是微不足道的,这也正是当时大石油公司忽视这些竞争对手的原因。然而令二者都没有想到的是后来产油国巧妙地利用它们的矛盾,最终将它们各个击破,实现了既定的战略目标。

  具体过程是这样的:在原先缺少石油公司竞争的情况下,由于产油国受资金、技术、人力资源、管理等诸多方面的制约,其自身根本没有能力独立开发自身的石油资源,要将地下的资源变为财富就必须依靠国际力量,而当时国际上有实力在世界范围内开发石油的就是被称为石油“七姊妹”的七家大型跨国石油公司。

  由此可以看出,事实上第三世界产油国对国际石油公司尽管早有诸多不满但是又是十分依赖的。也正因为此,大石油公司与第三世界产油国所签订的石油开发协议几乎完全体现的是大石油公司的利益,产油国的要求很难得到应有的满足。

  诚然,也有极少数激进的产油国以石油国有化相威胁,而且也确实采取过一些这样的行动(如伊朗的石油国有化运动),但是结局都往往是得不偿失。上文中提到的委内瑞拉政变后新政府之所以“听从”了美国国务院的劝告,从根本上还是因为二者互有所需。在更多的情况下是产油国政府争相希望大石油公司在其国内开发石油。

  因此,大石油公司经常∃能够乞灵于关闭在某一国家的业务以示威胁。而今,作为新兴力量的独立石油公司进入中东石油开发领域,与大石油公司展开竞争,而且在方案出台之后因竞争的不断加剧,而进一步激化了二者的矛盾。

  这样一来产油国就有了选择开发商的机会。客观地说,独立石油公司进入中东并非完全是因为大石油公司的拉拢,主要还是因为它们与大石油公司一样受到高额利润的诱惑,但是它们之所以能够在中东油田开发中占据那样大的份额,与大石油公司的帮助有着莫大的关系。而今美国大石油公司“养虎为患”,产油国通过利用其与独立石油公司之间的矛盾,将二者分化瓦解然后各个击破。

  它们首先迫使较弱的独立石油公司接受它们的石油利润分配方案,如果后者不遵照执行就以国有化或关闭其油井相威胁,独立石油公司不比大石油公司,它们许多完全就是靠一国的某个油井从事经营活动,而在当时由于它们与大石油公司的矛盾,又无法得到后者的支持,所以最终它们被迫就范。

  而独立石油公司这一环一旦打开,大石油公司就无法再像从前那样去对待诸产油国,因为后者可以依赖独立石油公司去开发其石油资源,这样一来反而令大石油公司因不甘心丧失其占据的石油份额而同样地接受产油国的条件。产油国最终收回石油主权主要就是通过利用大石油公司与独立石油公司之间的矛盾来实现的。

  3促进了产油国与欧洲日本关系的发展

  方案的出台带给产油国的第三个影响就是促使廉价的中东石油销往欧洲和日本,为欧洲(主要是西欧)和日本带来了一个廉价石油的时代。在中东廉价石油的冲击下,欧洲各国的煤炭生产企业出现普遍的不景气直至大面积的破产,尽管各国政府采取了诸多措施来保护国内的煤炭行业但是最终未能见效,各国的工业结构由传统上依赖国内的煤炭逐渐转向依赖中东石油(它们不像美国那样本身拥有大量的石油资源),1973年在欧洲能源总消费量中石油占到了64%以上,而此时它进口石油的主要来源就是欧佩克中的阿拉伯成员国。

  日本的情况与欧洲类似,它对中东廉价石油的依赖也在不断加深,1973年它进口石油的主要来源与欧洲一致。这样一来1973年十月战争爆发后,当阿拉伯产油国对欧洲和日本实行石油禁运时,它们感到极度的恐慌,最终改变同美国一致的亲以立场转而支持阿拉伯民族的解放事业。

  可以这样说,方案的出台直接加强了中东产油国与欧洲和日本的联系,由于这种联系,使得欧洲和日本在关键时刻不得不去权衡与“盟友”及“能源依赖国”的关系,在十月战争中,它们出于现实的需要最终站在了阿拉伯产油国的一边。

  小结

  1959年美国强制限制石油进口方案的出台历经曲折,曲折中集中体现的是美国国内利益集团的斗争。美国国会、独立石油公司和煤炭企业对方案的出台均感到欢欣鼓舞,在很大程度上代表了美国主流人群当时的看法,即认为该方案出台后能够很好地保护美国的利益不受到外界的损害,然而他们没有想到的是从长远来看这一方案还是给他们的国家带来了不可估量的损害。

  美国在考虑颁布这一方案时,根本没有去考虑它对其他国家可能带来的不利影响,最终自食恶果,为自己培养出了对手,而且还让对手变得十分强大使它难以招架。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 hulong2
    加关注1
  • 没有留下签名~~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用户协议  |  版权声明  |  隐私政策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违规举报  |  苏ICP备12075075-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