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1962年起,韩国先后实行4个经济发展五年计划,使国家经济走上“起飞”之路,1978年时韩国人均GDP值超过1000美元。不过,在经历过两次石油危机之后,作为一个能源贫乏的国家,韩国政府开始考虑能源利用的多样化,天然气就这样走进了韩国政府的视野,并在韩国经历了3个发展阶段。
1、起步阶段(1981-1990)
在国内能源的极度短缺的情况下,韩国政府的经济主管部门开始谋划LNG进口事宜。1976年委托韩国电力公司派团访问日本和印尼,但因成本太高、引进的技术条件也不具备等无终而疾。1978年韩国成立动力部并再次赴日考察,1979年动力部责成韩国国家电力公司和大宇株式会社进行电力工业使用和引进天然气的研究。1981年韩国政府提出LNG发展纲要,就1985-1991年进口数量、消费结构、港口和管线的基础建设、发电设施的改造等做出计划。按此计划,1985年进口LNG150万吨,1987和1991年为300万吨。1985和1987年发电用气分别占93%和85%,到1991年降到64%;而民用气逐渐增加,由7%增加到20%,1987年开始工业用气占6%,1991年增加到16%。实际执行结果滞后于上述计划。
1983年8月,组建韩国天然气公社;1986年10月,进口来自印尼的首船LNG;1986年11月,向发电站供气;1987年2月,向汉城市区供气,主要保证城市居民用气;1987年4月Pyeangtaek市的液化天然气转运站和分配设备完工投产。但这一时期韩国的LNG发展速度不快,到1991年进口量仅达268万吨,主要原因是城市用气量增长缓慢,如1987年城市用气仅占消费量的5%(原计划15%)。
2、快速发展阶段(1990-2000)
1990年4月韩国颁布建设全国天然气分配系统的总规划:1993年7月开始向韩国中部地区的城市供气;1995年11月Pyeangtaek市的液化天然气转运站第一期扩建工程完工;1995年11月,开始向韩国的Yeongnam和Honam地区的城市供气;1996年11月,Incheon市液化天然气转运站投入运营;1996年12月,开始向韩国Busan地区供气;1997年10月Incheon市液化天然气转运站和分配设备完工投产;1999年10月开始向韩国西部地区供应天然气;1999年12月,在Kangwon地区和汉城市区建设环形天然气管道主干线。随着这些措施的落实,LNG的实际消费量开始大于规划量。1999年,天然气占韩国一次能源消费量的9%,成为当时世界第二大LNG进口国。
与之相应的还有一些政策法规的配合,如在1990年的大气环境法的实施使之在环境保护方面又进了一大步。政府采取的具体措施有:汉城地区发电厂限制硫的排量,在划定的“清洁能源区”禁止使用石油燃料。环保措施限制了煤和石油的使用,或者说强制的环保要求提高了用煤和石油的成本,加大了低硫低污染的天然气的市场竞争力,从而推动了韩国天然气工业的发展。
在工业部门,天然气将与包括液化石油气在内的石油产品竞争。考虑到管线运营和成本构成的特点,天然气公司提供的服务种类与价格都将影响到天然气的利用方式和数量的多少。
对居民而言,天然气消费区的绝大多数住户采用中央供热系统,同时也使用天然气烧饭和取暖,环保法令对天然气消耗量不会有太大的影响,这种趋势将来也不会改变。但在商业部门,由于许多大城市规定,2000年以后,0.2吨/小时以上的锅炉必须使用清洁能源或柴油,故天然气的消耗量将取决于天然气的价格高低。
韩国通过联合循环发电、天然气制冷和压缩天然气动力车等技术的使用进一步促进了天然气产业的发展。韩国自1986年进口天然气之后,其消费量年平均增长率保持在20%以上。至2002年底,天然气消费量占能源消费量的11.3%,之后天然气需求增长速度有所减慢。
首先,天然气应该在诸如联合循环发电、天然气制冷和压缩天然气动力车等方面寻找自己的市场。韩国天然气公司实施了奖励措施,并提供比柴油更具有竞争性的价格基础,以进一步推广压缩天然气(CNG)动力车,韩国已新建80个加气站,主要大城市现有压缩天然气动力车4056辆,2007年有望增至2万辆。逐渐普及的压缩天然气动力车将有助于减少大城市的大气污染。根据交通调查协会提供的数据,在汉城,由汽车造成的大气污染正在加重,大型柴油动力车仅占已登记车辆3%,但其造成的污染却占30%。因此,用压缩天然气动力车替代柴油动力车是一种最有效的短期环境政策。同时,韩国天然气公司正在设法为天然气车供应更有效的燃料,如液化压缩天然气(LCNG)和LNG。
1999年底,32个城市燃气公司(其中19个使用了LNG)组织了城市燃气协会。按供应量计,最大的Samchuli和Seoul(汉城)公司分别占27.2%和23.2%,其次的Daehan和Kukdong分别占14.7%和14.4%。天然气(LNG)在城市燃气中的比例为84%,其余16%为再气化的LPG。城市燃气公司的经营更多的体现了市场化的方针。
3、稳步发展阶段(2000-2003年)
1999年,政府宣布天然气工业改革计划,2001年将天然气公司的业务分为两部分,由3家公司负责进口和批发销售;2002年,将其中两家公司卖给私有部门;2003年,在批发市场建立公开竞争机制,强制开放天然气管网,在零售市场实施竞争机制。
韩国天然气工业市场中已引入了竞争机制。作为第一步,国家目前正在逐步开放液化天然气的进口业务。韩国浦项制铁公司已获得批准进口液化天然气,建立一个液化天然气的接收站,用于自动发电系统。一旦大用户可以自由地进口天然气,韩国天然气公司除了供气保持系统平衡外,还需要研究别的商业领域,比如发电。既然大用户能够依据自己的需求,自由进口天然气,如果大用户远离接收站,将需要建造天然气的运输设施。这就需要第三方与韩国天然气公司的输送管线接通,这项工作的可行性及实施方法正在考虑之中。如果第三方与输送管线连接的问题能够解决,那么天然气输送业则必须从销售商业中分离出来,韩国天然气的整个前景便将出现变化。如果第三方加入到天然气销售商业的竞争中,那么天然气的消耗量就将比以上所预计的数字还要大得多。
尽管韩国一个近海气田2004年初开始生产少量天然气,这使得韩国成为一个小型天然气生产国,但仍无法满足国内日益增长的天然气需求(生产量只占到国内需求的2%左右),无论是过去还是未来,韩国仍然主要通过以进口LNG的形式实现。目前韩国大多数LNG来自卡塔尔、印尼、马来西亚和阿曼,少数来自文莱和澳大利亚。当然,核能的发展也对天然气市场形成一定压力,韩国计划通过新建12座核电站来降低对进口天然气的依赖,韩国贸易工业和能源部计划将2020年LNG进口需求降至3400万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