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庆最早的石油科普馆——“地宫”

   2018-01-22 石油设备网石油小子2980

  萨尔图油田生产试验区一投产,三个月的原油产量就超过了玉门油田,几万名会战职工欢呼雀跃,情绪空前高涨。

  但是若问石油是从哪儿来的?深埋地下的油藏什么样?却没有几个人能说清楚,即便是从玉门、新疆、青海、四川来的“老石油”也是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因此很多参加松辽石油会战的新人把地下的油藏想象成江河湖海,甚至传言苏联那边一打井,就能把松辽盆地蕴藏的石油给偷走了。招收的学徒工和退伍兵以为干石油这一行要像煤矿工人那样下到矿井里去采油,四面石头夹着一块肉的恐惧使一些人没报到就打了退堂鼓。

  职工队伍文化程度低造成的蒙昧无知,导致参加松辽石油会战的多数人不能正确理解“石油工作者的岗位在地下,斗争的对象是油层”这句话的含义。如何向新成员占主要成分的广大会战职工普及最基础的石油生产知识?是松辽石油会战指挥面临的一项紧迫任务。在安达召开的第一次五级三结合技术座谈会上,康世恩副部长就提出了办“地宫”、游“地宫”这组新鲜词儿。可是“地宫”什么样?谁也没见过,脑子里没印象。

  康世恩副部长设想的“地宫”,并不是神话传说的阴曹地府,也不是任何隐蔽性的地下建筑,而是用实物、模型、图表、文字等方法介绍松辽盆地这个陆相环境生成的大型砂岩油田总体模样和局部状态的科普展览。意在让投身石油会战的职工干部像参观博物馆那样,在一走一过的感受中了解石油勘探开发的基本方法和主要技术手段。游“地宫”相当于进了培训班,形象化展示比啃书本更容易理解,事半功倍。

  1960年5月以后,随着生产试验区第一批生产井的陆续完钻投产,采油工人开始进入重要角色。薛国邦、李明明、李天照、贾世安等第一批接管油井的井长们在自己掌控的一亩三分地开始建立井史资料、绘制采油综合曲线、油层相互连通的栅状图、井身结构图,基本摸清了地下情况之后又动手制作了简易的油层模型。在一些新投产的采油井场还摆上了教学用的清蜡绞车、录井钢丝、刮蜡片、防喷管和各式各样的阀门,作为师傅带徒弟的练兵场,向新招收的学徒工和转业了还穿军装的“黄师傅”传授管理油井的技艺。这便是最初的“地宫”雏形,但是某一口井都是局部,不足以反映萨尔图油藏的总体面貌,更起不到系统普及石油知识的宣传教育作用。因此,三探区指挥部决定办一个像点样的大“地宫”,把生产试验区的地下状态缩小比例临摹到室内,让所有人一看便知工作对象是什么样子,打破油藏的神秘感。

  盛夏之际,时而雷雨倾盆,时而骄阳似火,疯长的百草中掩藏着数不尽的蚊子和小咬,一栋崭新的木板房占据了飞虫栖身的领地,愤怒的微型飞行军不停地袭击在这里创建“地宫”的人们。从繁忙的生产一线抽调来的技术人员是设计师也是操作工,由于时间久远,众多创办这处“地宫”的人员姓名已经淹没在模糊的记忆里,地质专家李德生隐约回忆起是石油工业部的陈世泰工程师牵头搞的总体设计,北京石油学院教授吴崇筠的长女朱小鸽撰文说她的母亲也参与了创建。尽管首座“地宫”在文字记载的史料中没有留下确切的人名,但是“地宫”的影响力却深深镌刻在石油的丰碑上,许多人是在参观“地宫”的启蒙中受到石油科学技术的熏陶,成长为非凡的油田创业者。

  在那个激情似火的年代,石油会战指挥部发出每一项号召都会掀起日夜不息的推进浪潮。创建第一处“地宫”的那栋木板房,连续一个多月没有熄过灯,白天斧锯交响,夜晚绘图画表,心血和汗水浸染的创作呈现了技术与艺术的完美结合。创建者将一套比较完整的油层静态资料、即20项资料72种数据中的油层渗透率、孔隙度、含油饱和度、油层有效厚度等抽象的概念,转变成五颜六色的美术示意图;把钻井、测井、射孔、试油到自喷采油生产的全过程,像切西瓜一样绘成剖面图从皮看到了瓤;生产试验区开发以来获得的动态资料地层压力、油气比、生产压差、采油速度、井口油套管压力等变成了波浪式的曲线。看不见摸不着的地下油层被巧手制作成缩小比例的立体模型,井位布在何处、钻到什么深度、采的是哪些层的油,油水过渡带的环状分布,配以真实的岩心、油样标本、井下工具等实物样品,无须一一解说,谁都能够看懂。

  首座“地宫”麻雀虽小五脏俱全,系统地展示了松辽盆地的勘探成就和萨尔图油田生产试验区的开发现状,融入的石油科学技术知识涵盖了所有专业,宛如浓缩的石油院校教科书活了起来从圣殿下凡到民间,穿越亿万年漫长的时光,揭去上千米的沉积覆盖,端出了一目了然的油藏真相。

  1960年8月2日,三探区创办的生产试验区油田“地宫”正式开放,12日的《战报》头版用“实践出真理,革命创科学”的醒目标题,报道了盛况:

  “地宫”内陈列着的每一件图幅和实物,都引起观众的莫大兴趣,长两米、宽一点八米的生产试验区立体模型,不但反映了地面上井架林立,油井星罗棋布的轰轰烈烈景象,而且使观众清清楚楚地看到了地下油层的情况。

  油田“地宫”开放以来,短短的三、四天中,已有数百名石油职工,怀着喜悦的心情参观了自己的劳动成果,康副部长也到“地宫”进行了长达两小时的参观,详细地观看与询问了每一件图幅和实物,他热情地赞扬了广大职工的劳动成果,并对“地宫”的布置给予了很高的评价。[《战报》1960年8月12日第57号,头版头条。]

  通过办“地宫”、游“地宫”这种方式,使少数石油地质工作者掌握的油藏状态一下子被成千上万的石油职工所认知,朦胧迷茫的专业术语顿时变成了透明的玻璃,虽然摸不着看不见的油层还是远在千米之下,但是微缩的模型拉近了距离,省去了循环渐进冗长的培训过程,使退伍兵和刚来油田的学徒工产生了浓厚的学习兴趣,很快由石油白丁出落成能说出子午卯酉的岗位能手。

  开放的萨尔图油田生产试验区“地宫”每天人山人海,前来参观学习的车辆络绎不绝。这片本来没有名字的草原,成为干石油、学石油人的朝圣中心,大家约定俗成亲切地称其为“地宫门”。意思是说,来这里参观学习相当于跨入了石油地质学、石油工程学的殿堂,皈依石油行业有了入门资格。

  办“地宫”、游“地宫”的群众运动由此掀起了高潮,各指挥部、各基层队纷纷效仿,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的大“地宫”、小“地宫”起到了培训学校、研究所、参谋部三大作用。使技术干部和职工群众的沟通从说不清、听不懂的云山雾罩中解脱出来,出现了推开“地宫”一扇门,展现油藏一片春的喜人景象。“地宫”的成功使数万人快速脱离了油盲,印证了革命导师恩格斯说过的一句箴言:“社会一旦有技术的需要,则这种需要就会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

  “地宫”的影响不仅感染广大的石油工人,也让石油科技工作者感到荣耀,1960年9月成立了生产试验区指挥部,下设的地质管理机构当时居然取名叫“地宫大队”。

  石油科学研究院翻译俄文资料成名的留学生李淑贞,拿出了一张珍藏多年的结婚纪念照片,背景就是一座木板房“地宫”,她满脸绽放收获幸福的甜蜜微笑,和道贺的同志们一起见证了“地宫”在油田创业者心中的神圣。

  当年的“地宫”还是荣誉的象征,受到表彰的先进个人或集体都希望能在“地宫”门前留个影,把自豪的情愫和青春的面容定格在那处让他们一生都为之骄傲的地方。地质师裘怿楠奉献了一张高擎“一级红旗队”的集体合影,背景仍是展现他们研究成果的“地宫”。(本文选自宫柯执笔的《大脚印》第四章)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 hulong2
    加关注1
  • 没有留下签名~~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用户协议  |  版权声明  |  隐私政策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违规举报  |  苏ICP备12075075-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