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地闹“油荒“,翁文灏拍板开发玉门油矿抗战之前,中国的石油工业几乎是一张白纸,国内军需民用石油产品全部依赖进口。抗战爆发后,由于沿海港口城市相继陷落,石油进口陷入停顿。没有石油,大规模的部队调动就无法实现,重型军事装备难以发挥威力,后方生产难以维持,甚至于不少汽车、轮船只得改烧酒精、木炭,时人有“一滴汽油一滴血”的说法。为了支撑抗战,解决“油荒”,人们的目光又一次聚集在了玉门。玉门有油,早已是人所共知。相传,早在1600多年前的西晋初年,人们就发现了玉门的石油。在近代,一些西方地质学者曾在那里采过油样,发现“油质甚佳”。1920年底,中国地质学家翁文灏等人经过实地调查,还写出了关于玉门石油地质情况的报告。此后不断有人建议要开发玉门石油,而且此事还曾得到了国民政府实业部的肯定,蒋介石也曾“原则同意”,但由于中央政府不出钱,地方政府不积极,所以开发玉门石油的事情就一直停在议而不决的层面上。直到抗战军兴,到处都在闹“油荒”,开发玉门石油才又一次提到国民政府的决策日程。在推动国民政府开发玉门油矿的决策阶段,翁文灏发挥了关键性作用。翁文灏时任国民政府经济部部长、资源委员会主任委员。1938年6月,他在听取了地质学家孙健初探勘玉门石油资源的汇报后,拍板决定在汉口成立甘肃油矿筹备处,具体负责开发玉门油矿的各项筹备事务。
国共合作在玉门打“发现井”
筹备处一成立,首先要在玉门打几口“发现井”,确定具有开采价值的石油及具体方位。而要打“发现井”就需要有钻机。钻机从哪来呢?向国外购买,一无资金,二无渠道,而且远水也解不了近渴。几经思索,资源委员会决定拆运陕北延长的钻机设备。
1934年,国民政府成立陕北油田勘探处,在延长和永坪各设办事所。国民政府从德、美进口钻探设备器材,先后打井7口,虽然均有油气显示,但还是没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延长是中国最早出油的地方。民国初年,北洋政府即与美国的美孚洋行签订了《中美合办油矿条约》。其后,中美合作油矿公司在陕西打了七口井,其中有两口井出了油,但出油一直不多。1933年前后,翁文灏曾派地质专家到陕北作过专门调查。1935年孙越崎又带人在那里打了几口井,获得了工业由流,还用蒸馏式的土办法炼出了汽油、柴油。—年后队伍扩大,建成了两个钻井队。1936年5月,陕北红军占领了延长一带。油矿虽然换了主人,但生产—直在正常进行着。全面抗战爆发后,国共合作抗日,开发玉门油矿也就成了两党共同的事。考虑到事情紧迫,翁文灏亲自去找中共驻汉口代表周恩来。他开门见山地说明了开发玉门油矿对于抗战的意义,希望能得到共产党及陕甘宁边区政府的支持。
周恩来听了翁文灏的话,非常爽快地资源委员会主任翁文灞回答:“这是关系支援抗战的大事,开发大后方石油,我们一定全力支持,翁先生尽管放心,可以尽快派人去调运。”周恩来还主动提出办油矿需要特殊工程技术人才,延长油矿的工程技术人员也可以去开发玉门油矿,早一天出油,也早一天对支援抗战作出贡献。他还当即派钱之光负责接洽,具体办理这件事。为了防止出现意外,他还给西安八路军办事处和延安发了电报,请有关人员协助资源委员会调运钻机。得到周恩来的支持,甘肃油矿筹备处代主任张心田随即赶赴陕北。在延安,高岗、肖劲光等中共领导人先后会见了他。边区政府第三局和八路军后勤部军工局派出熟练技工陪同张心田赶赴延长油矿,协同拆装机器设备。在拆迁过程中,边区政府帮助解决了很多具体困难,从钻机到动力设备,从钻头到钻具,全部配齐,使之一到玉门即可安装开钻。延长的两台钻机准备好以后,国民政府派不出汽车,张心田又打电报给李强,请求中共派车帮助运输。尽管当时边区的车辆十分紧张,但八路军总部还是先后派出13辆汽车,把两台钻机及其配件运到了咸阳。在装运中,由于钻机不在公路旁,边区政府又动员了很多群众,把钻机搬到公路边,装到汽车上。
延长的这两台钻机运到玉门后,油矿筹备处就是用它们—连试打了6眼“发现井”,井井见油,证明玉门油矿具有工业开采价值。孔祥熙大笔一挥批给500万美金要大规模地开发玉门油矿,最难解决的问题还是资金。
1940年9月,资源委员会副主任委员钱昌照和专员孙越崎、中国银行总稽核霍宝玉门油矿总经理孙越崎树及西北公路局局长宋希尚等人到玉门油矿调查,并与严爽等一线技术管理人员商量,草拟了一份开发玉门油矿的计划,估算需要500万美元。在战时,让政府拿出这么一大笔钱,显然不是件容易的事。果然,计划和预算一拿到行政院会议,就遭到不少人的反对。教育部部长朱家骅说,他前不久去敦煌视察,回程时路过玉门,顺便去看了一下,在那块草木不生的荒野戈壁上,要开油矿,生产汽油,在抗战期间肯定是用不上的。现在外汇这样紧缺,有限的美元应该用来购买兵工器材,不应该用在远水救不了近火的开发石油方面。朱家骅早年留学德国,学的又是地质学,在这方面是内行,他的话就很有影响力。随后,陈果夫、徐堪等人也发言赞成朱家骅的意见。
翁文灏(中)字咏霓,浙江鄞县(今属宁波)人。翁文灏出生于绅商家庭,清末留学比利时,专攻地质学,获理学博士学位,于1912年回国。
翁文灏在会场坐着,见到会上的意见一边倒,知道再说什么也不管用,便一言不发。翁文灏知道,关键性的人物是行政院院长兼财政部部长孔祥熙。为此,翁文灏带着孙越崎去孔府拜访。
翁文灏与孔祥熙很熟悉,但孙越崎是第一次到孔府来。翁文灏先向孔祥熙介绍说:“开发玉门的计划和预算是孙先生做的,现在请孙先生向院长汇报一下经过情况。”孙越崎便把开发玉门油矿的计划很简单地汇报了一遍,然后说:“这是功在千秋的事情,院长批准了,历史上会记下您这一笔的。现在主要的难题是500万美元的经费,如果院长批准了,我们不会浪费一分钱,这方面可以请翁部长监督,这样院长总可以放心吧。”
也许是“历史上会记下您这一笔”的说法打动了这位“财神爷”,孔祥熙笑着说:“请翁部长监督,这话说得好,我当然放心,我看翁部长要你做总经理很合适,我也很同意。”说着就痛快地在他们的计划书上签了字。
一无材料,二无设备,硬是生产出了石油
1941年3月16日,甘肃油矿局在重庆成立,隶属于资源委员会。局址设在重庆牛角沱26号及上清寺29号。孙越崎被任命为总经理。孙越崎走马上任后,迅即在重庆招兵买马,筹备物资。
在战争期间,在西北的沙漠上创办一个大型油矿,其困难非常人所能想象。为了大规模开发玉门油矿,资源委员会向欧洲和美国采购了大批钻井和其他设备。向欧洲购买的设备原定由轮船运到越南海防港,但不久海防被日军占领,一部分机器只好运到仰光。不料,仰光仓库又被炸,后来几经周折,4500吨重的机器运到玉门以后,只剩下350吨,仅能拼凑出三套半钻机。而向美国订购的其他炼油设备则一点儿也没能运到玉门。
进口设备指望不上,就只能依靠自己的力量制造钻井、采油等机械设备。这自然又要克服重重困难。首先是材料短缺,特别是没有钢材。战时钢材是奇缺物资。为了找到钢材,孙越崎四处奔走搜寻。他听说重庆附近的长江里有一些过去的沉船,船体就是一块块的钢板。他就马上组织人去打捞。打捞上来以后,再把船上的钢板切割下来。又听说宜昌附近的江底有被日机炸沉的钢管,又赶快把油矿和员工带去抢捞。重庆市里还有一些内地迁来的工厂里堆放着一些废钢铁,也被他带人搜罗一空。
有了钢材,还要解决设计与制造的问题。在战争初期,由上海等地向重庆迁移了不少机械加工厂,但只能制造一些小型机械,根本做不了油矿用的钻机、套管及高压设备,即使照图仿造也造不了。因此,油矿只能向他们订购普通的机床、水泵、油泵、阀门管件等配件,一些专用设备就只有靠自己组装加工了。那段时间里,孙越崎他们到处找材料,到处买配件,从钢板到钢管,从螺丝到钢丝,没有不需要,没有不急缺的。把这些材料和零配件找齐全了,还要再用汽车长途运到戈壁深处的玉门老君庙,其间的艰辛,真是一言难尽。
油矿上上下下团结一心,克服了干难万难,终于将那些废旧钢材和各种零配件,组装加工成了一台台钻机、抽油机、发电机和炼油炉。依靠这些设备,油矿硬是在千里戈壁滩上打出了原油。到1941年,玉门油矿生产原油11.812吨。1942年,产量较上一年提高了9倍,玉门油矿生产的石油占到当时国内石油产量的90%以上。在生产原油的基础上,油矿炼油厂不仅生产了汽油、柴油等成品油,而且还能够生产专供飞机使用的航空汽油。后来美国空军从成都起飞轰炸日本东京,就是用的玉门油矿生产的航空汽油。外运石油的公路用马步青的名号命名。
有了油,怎么运出去也是个大问题
当时铁路还没有修通,油矿运输起初全靠汽车。1939年3月,油矿买了自己的第一辆汽车,以后随着运输任务加重,汽车的数量也越来越多,到1941年,已经拥有了540辆汽车,这在当时是一支相当庞大的运输力量了。但由于路面坑洼不平,汽车受损严重,而战时汽车配件奇缺,待件停修的汽车常常占到一半。
玉门油矿的运输线南起云南昆明,北达新疆乌苏,跨越西南、川陕、西北,公路干线5000公里,其中以重庆到玉门的2500公里为油品南运的主干线。在这些线路上,油矿设立了多处运输站,负责保养公路,供过往司机住宿等。在出了嘉峪关30公里处有个村子叫赤金堡。村旁的路面很陡,油矿的汽车每次开到这里都很费力,成为石油外运的“卡脖子路”。为了疏通运输大动脉,孙越崎便找到了驻守当地的军队长官马步青,请当地驻军帮助修路。马步青是青海“土皇帝”马步芳的哥哥,时任第四十集团军副总司令。孙越崎与马步青讲好,油矿只管修路士兵的伙食,不再出工钱。为了哄得马步青高兴,孙越崎还说:“你的号名不是叫青云吗?那么这条路修好以后我们就给它命名‘青云路’,你看好不好?”这一招果然很灵,马步青很痛快地答应了。随着马步青的一声令下,公路两侧搭起了密密的军用帐篷,第四十集团军出动大批士兵,很快修好了“卡脖子路”,于是这条路也就被命名为“青云路”。
从1942年11月起,油矿又探索出羊皮筏运油法。就是用360只羊皮胎绑在木杆竹棍上,制成羊皮筏,每个筏子上可装168桶汽油,合24吨。一般用四个人驾驶,先用汽车把油品运到广元,上船经涪江、嘉陵江到重庆。每年至少可以运八次。这种运输方式既安全叉经济,大大解决了油矿运输困难的问题。
蒋介石表态:给每个员工发两元赏钱
玉门油矿所在的“玉门”,位于祁连山北麓的一片平缓的坡地上,因古代的玉门关而得名,相传古时西域的美玉由此输入中原,故日“玉门关”。王维的诗句“春风不度玉门关”更使其扬名天下。但在玉门油矿开发初期,这里却是处在千里戈壁的边缘。
玉门油矿建设者最初的立脚点,是在一个叫老君庙的地方。老君庙,是一座孤悬于祁连山脚下的小庙。小庙位于一个山坡上,坡下有条小河,是祁连山上的雪水冲流而成。老君庙地处海拔2400米的荒原上,水源枯竭,若没有这条小河,则玉门油矿完全无法开发,所以后来人们称这条小河为“石油河”。
老君庙在没有开发之前,唯一可以称得上房屋的就是那座老君小庙。油矿最早的先行者到达后将蒙古包搭在小庙边上,人们住在蒙古包里,借用小庙架锅做饭。后来用泥土和芨芨草在山坡上搭起矮矮的土屋,员工食于此,居于此。早期,这些房子十分简陋,密密地排在东岗脚下。
老君庙地处祁连山北麓,不但纬度高,海拔也高,一年中有半年冰雪封冻。随着生产的发展,宿舍和办公处所的建设迫在眉睫。但是戈壁滩上的沙质土,根本不能烧砖瓦,盖房子全靠“干打垒”。
玉门油矿孤悬于荒漠中,最初的食品是靠牛车、骆驼车运,后来才有了汽车。西北沙漠,公路简陋,运输成本很高。因此,油矿开始只能努力保证员工的粮食供应,新鲜蔬菜、瓜果根本无法运到。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下,从总经理到普通员工,人人怀抱抗日救国的热情,不计名利,不惧艰险,从几顶帐篷起家,渐渐聚集起了近万人规模的石油建设大军。在短短的几年间,把孤悬荒漠的老君庙,建设成为大后方的新型工业城。随着生产的发展,油矿员工的生活条件也发生了重大变化。油矿相继盖起了办公楼、员工宿舍,还办了农场、牧场,员工可以吃上自己生产的粮食、肉品和蔬菜。昔日荒凉的老君庙,出现了一座万人居住的小市镇,镇里有商店、医院、学校、影院,被当地人称为是大西北的“小上海”。1942年,时任军事委员会委员长的蒋介石亲临玉门油矿视察。看到油矿热火朝天的生产场面,他感到很兴奋,当场表态要给油矿员工每人2元钱的赏金。只是由于财政部没有下发这项专款,而油矿当局也拿不出这笔钱,委员长承诺的奖赏未能落实到员工手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