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海洋石油工业是从南海起步的。
南海是西太平洋最大的边缘海之一,也是中国最大最深的海,面积300多万平方千米,平均水深超过1000米。南海北靠广东、广西大陆,西临中南半岛、马来半岛,南接加里曼丹岛,东为菲律宾群岛。南海海底西北高、东南低,自海盆边缘向中心呈阶梯状下降。在菱形盆地周边分布着大陆架,主要在海盆的北、西、南三面。
南海是欧亚板块、太平洋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的结合部,是油气形成的有利场所。靠近中国华南大陆的南海北部大陆架面积达50万平方千米,发育有北部湾、莺歌海、琼东南、珠江口和台西南等5个大型新生代沉积盆地。在南海南部的南沙群岛海域中国传统疆界线内或部分在中国传统疆界线内,分布有万安、曾母暗沙、文莱沙巴、安渡滩、郑和、礼乐滩、西北巴拉望等16个盆地,总面积71万平方千米,其中在中国传统海疆范围内总面积约52万平方千米。
中国对南海北部大陆架的油气勘探开始于20世纪50年代末,主要由石油部、地质部和广东省进行。从20世纪50年代末到改革开放的20多年间,南海属早期勘探,主要靠自力更生搞物探和打探井。这期间在北部湾盆地发现40个局部构造,钻探井8口,其中6口见油,发现1个油田、2个含油构造,对盆地构造有了基本认识;在莺歌海及琼东南盆地,共做二维地震测线21026千米,钻探井7口,发现了松涛32-2构造;在珠江口盆地,划分出珠一、珠二、珠三3个沉积坳陷,推断是找油的有利地区,并发现了70个局部构造或局部构造显示,在珠一坳陷的珠5井发现了油流。
1964年3月1日,中国南海近岸第一口探井一一离岸4千米、水深14.56米的“海1井”开钻,1964年3月11日完钻,完钻井深388米。经过正规完井测试和试油作业,捞获原油3公斤,有含量15%甲烷及少量重烃。1965年初,平台成功地进行了起浮和移位,打“海2井”和“海3井”。“海2井”离岸8千米,水深15.3米,2月1日开钻,2月5日完钻,完钻井深143.09米,在第三系望楼港组捞出10公斤低硫、低蜡、低凝原油。
“海3井”位于莺歌海新村背斜轴部,离岸11.6千米,水深14.05米,3月11日开钻,因钻到花岗岩而于3月21日完钻,完钻井深312.25米。在浮筒打井期间,越南战争不断升级,美国飞机、军舰不断在莺歌海附近游弋,形势十分紧张。石油部决定停止在南海的勘探作业,作业队伍先后撤往湘鄂西和渤海湾。
1965年8月,国家科委出版了这次海洋钻井的研究成果报告,并召开了成果报告会。在当时国内科学技术落后和物资十分缺乏的情况下,浮筒打井确是一个壮举,充分显示了国海洋石油人的聪明才智和勇于进取的拼搏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