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读盆地:吹尽黄沙始见金

   2018-01-22 石油设备网石油小子1830

  塔里木盆地

  塔里木盆地位于中国西北部的新疆,是世界第一大内陆盆地,西起帕米尔高原东麓,东到罗布泊洼地,北至天山南麓,南至昆仑山和阿尔金山北麓,东西长1500公里,南北宽约600公里,面积达56万平方公里。盆地边缘由陡峭、险峻的高山围绕。盆地腹部是著名的塔克拉玛干大沙漠,面积33.7万平方公里,海拔高度在800米至1300米之间。由于这里常年干旱,蒸发量远大于降水量,最高温度达67.2摄氏度,昼夜温差达40摄氏度以上,号称“死亡之海”。

  驼铃沙海,枯枝夕阳。古老的塔里木河、傲然天地间的胡杨林、神秘而灿烂的楼兰文化在塔里木盆地展开一幅壮美的画卷。塔里木盆地是中国最大的内陆盆地,不仅牛肥羊壮、瓜果飘香,还蕴藏着丰富的油气资源。

  作为长期演化的大型复合叠合盆地,塔里木盆地经历了几起几落的上下更替。在早期地质构造事件影响下,最初的塔里木板块经多次差异隆升和沉降,奠定了塔中、塔北隆起和北部凹陷的雏形。随后,中生代以来盆地开始整体沉降,形成了大型陆内坳陷盆地。末期,在新构造运动影响下,西昆仑山和天山强烈挤压抬升,在库车和塔西南形成前陆盆地,盆地沉降,板块运动逐步趋于平缓。

  在距今38.5亿年至10亿年前遥远的太古时代,玄武岩岩浆喷发,形成的结晶基底成为世界上最古老的岩石,这便是塔里木盆地最原始的陆核。随着地壳增生,陆核逐渐发展成为陆块。

  时光飞逝间,地幔上隆、地壳变薄拉伸,塔里木板块边缘和内部形成大陆裂谷盆地。这一时期形成了塔里木盆地的第一套沉积层。

  5亿年前的寒武纪,被古生物学家称为“生命大爆发”时期,门类众多的无脊椎动物大量出现。直到奥陶纪,塔里木盆地是一片汪洋大海。盆地内部形成的碳酸盐岩台地,为生物繁殖提供了舒适的温床。相对较深的浅海陆棚区发育大量藻类和菌类生物,台地边缘发育了苔藓虫和海绵类等低等生物。这些海洋生物在沉积环境经过后来的成岩演化,形成塔里木盆地最重要的生油岩之一。这些台地碳酸盐岩后来遭受风化壳岩溶侵蚀,形成类似“桂林山水”的喀斯特古地貌,也是现今最重要的含油层之一。随后,塔里木板块边缘受古天山洋的俯冲削减和板块碰撞,形成了“塔北、塔中隆起、满加尔凹陷”的形状。

  斗转星移,沧海变迁。从4亿年前的志留纪开始,温暖湿润的古气候变得干旱。塔里木盆地内的碳酸盐台地开始转化成碎屑岩浅海,形成丰厚的海相红层沉积物,塔北和塔中隆起分布有大量的含沥青砂岩,预示着最早破坏了的海相古油藏。石炭纪时期,海平面持续上升,到处形成海侵,塔里木盆地也不能幸免。受海洋侵袭,温暖的阳光、沙滩、海浪等有利环境形成了盆地腹部广泛分布的“东河砂岩”,成为塔里木盆地迄今最重要的含油层之一。

  时空变换中,二叠纪到来,塔里木盆地古天山洋已经彻底消失。而令人费解的是,与此同时,地球上90%至95%的海洋生物灭绝,人类至今无法解释这一现象。此时的塔里木板块与准噶尔板块拼接再次抬升,形成了古天山。盆地内火山活动频繁,大量的火山喷发堆积加速了盆地地层早熟,为油气生成创造了更加有利的条件。

  2.5亿年前的三叠纪是塔里木盆地的转折期。此时的塔里木彻底结束了海洋控制,进入内陆盆地演化阶段。温润的气候让第一批被子植物和第一批会飞的脊椎动物(翼龙)在这一时期出现。直到晚侏罗世—白垩纪时期,摆脱了海洋的塔里木重新干旱炎热起来。伴随天山造山带持续隆起和板块逆冲,盆地北部边缘再次沉陷,库车前陆盆地形成,造就了克拉2大气田的优质白垩系储层。

  寒来暑往,水流花谢。第四纪的生物界已经进化到现代面貌,人类完成了从猿到人的进化。受印度洋板块对欧亚板块的强烈俯冲和碰撞的影响,天山和昆仑山遭受强烈挤压,进而再次大幅度隆起抬升。伴随一系列逆冲断层活动,盆地起伏沉降深埋,形成了今天的由造山带包围的塔里木盆地。这样复杂而剧烈的地质运动也造成了现今盆地油气勘探的独特性。 (黄祺茗)

本期嘉宾:贾进华

  本期嘉宾:贾进华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地质所塔里木室主任、高级工程师、地质学博士。1995年以来,主要从事塔里木盆地中新生代前陆盆地陆相碎屑岩、古生代台盆区海相碎屑岩、古生代海相碳酸盐岩的沉积储层评价和油气地质综合研究工作。

  地质课堂

  问:塔里木盆地油气资源为何埋藏这么深?

  答:一是地层埋藏深。塔里木盆地地层发育较全,有震旦系至下二叠统海相—海陆交互相和上二叠统至第四系陆相沉积层系,受多期构造运动影响,造成盆地沉积层系普遍深埋,最大沉积厚度2.5万米。

  二是油气充注成藏期次多,既有晚期也有早期。烃源岩生油高峰期可从加里东晚期持续到海西晚期—印支期直到喜山期,油气埋藏普遍较深。

  三是勘探证实在深层甚至超深层具有油气。台盆区自塔深1井在8000米以下发现液态烃以来,中深1井深层寒武系盐下白云岩勘探获得突破,勘探深度近7000米。前陆区克拉苏构造带深层突破8000米。勘探深度不断向深层—超深层拓展,成为塔里木盆地油气勘探的大趋势。

  问:塔里木油气勘探 “五下六上”地质原因是什么?

  答:塔里木盆地油气勘探经历了 “五下六上”的曲折历程,可以说是“几度兴奋、几度困惑”,反映了塔里木盆地油气勘探过程的跌宕起伏。

  其地质原因主要是盆地地质构造和油气演化历史的独特性和复杂性,地表自然条件恶劣。首先盆地类型和地质结构复杂。塔里木盆地是由古生代克拉通盆地与中新生代前陆盆地组成的大型多旋回的复合叠合盆地。其次是盆地演化复杂,经历了多期构造运动,具有多期成藏、多期调整改造,多种圈闭和油气藏类型。再次是盆地充填和生储盖配置复杂,勘探层系众多。第四,油气规律复杂。受低地温梯度热演化史和早期浅埋及晚期快速深埋的独特埋藏史影响,油气具有复式聚集的特点。

  数说

  截至2015年,可探明油气资源总量168亿吨

  截至2015年,油气探明率14.6%

  已发现和探明大型油气田30多个 年油气产量当量超2500万吨

  油气产量当量年均增长百万吨

  (数据来源:国土资源部、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回眸

  塔里木盆地油气勘探始于1952年的中苏石油股份公司,至今已有60多年历史。1989年,原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成立塔里木石油勘探开发指挥部,开始展开大规模油气勘探。盆地勘探大致可划分为四个重要阶段。

  突破山前 初闯地台

  (1952年至1963年)

  1952年成立中苏石油公司,在南疆展开普查,1955年移交中国后开始非地震勘探。早期主要集中在库车坳陷和西南坳陷等山前地区。1957年至1958年钻探依奇克里克构造,发现和建设了南疆第一个油田——依奇克里克油田,是塔里木油气勘探史上第一个里程碑。

  回师塔西南 发现柯克亚

  (1964年至1982年)

  这一期间主要经历了“三下三上”的勘探历程,其中最为重要的是1977年在昆仑山前叶城凹陷发现了柯克亚高产凝析油气田,成为塔里木盆地油气勘探史上的第二个里程碑。

  着眼全盆地 突破塔北

  (1983年至1988年)

  随着勘探装备升级和认识不断深化,1983年首次在大沙漠地区展开地震工作,为在全盆地展开奠定了基础。同时,对塔北隆起的认识不断深化,勘探逐步加快,1984年雅克拉凝析气田的发现成为塔里木盆地油气勘探的第三个里程碑。1987年到1989年2月,轮南1、轮南2、英买1井先后获得高产工业油气流,至此,塔北隆起的东、中、西段全面获得突破,揭开了塔里木盆地大规模油气勘探的序幕。

  1987年至1988年,塔北隆起的轮南1井和轮南2井中生界三叠系获高产油流,成为塔里木勘探史上第四个里程碑。

  全盆地展开阶段

  (1989年至今)

  1989年4月,原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组建塔里木石油勘探开发指挥部, 坚持“两新两高”工作方针,实行专业化服务、社会化依托、市场化运行、合同化管理,在塔里木盆地开展新型石油会战,拉开西部大开发的序幕。

  1989年10月塔中1井、 1992年4月塔中4井先后钻探成功,沙漠腹地实现油气突破。

  20世纪90年代后期,在塔里木前缘隆起带发现牙哈—英买力气田群、和田河气田等一系列油气田。由此,将勘探目标转移到库车前陆冲断带,先后发现了克拉2、迪那2、克深等大气田。1998年,发现克拉2气田,推动西气东输工程正式启动。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 hulong2
    加关注1
  • 没有留下签名~~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用户协议  |  版权声明  |  隐私政策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违规举报  |  苏ICP备12075075-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