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物趣谈之雌黄:古代“涂改液”

   2018-01-22 石油设备网石油小子10190

  说到涂改液,估计许多人都不会陌生,它是中、小学生亲密的“小伙伴”,可谓是“哪里错了涂哪里,So easy!”。涂改液于1951年由美国人贝蒂·奈史密斯·格莱姆发明,主要成分是三氯已烷、甲基环已烷、环已烷,具有化学毒性,危害人体健康。尽管如此,它仍然以操作便捷、价格低廉、覆盖能力强、干涸速度快的独特魅力而备受广大中、小学生的青睐。

  然而,最早的“涂改液”是由古代中国人发明的,是由雌黄反复研磨制成的。据北魏贾思勰《齐民要术·杂说》记载:“雌黄治书法:先於青硬石上水磨雌黄令熟,曝乾;更於椀中研令极熟,曝乾;又於甆椀中研令极熟。乃融好胶清和於铁杵臼中,熟擣丸如黑丸,阴乾。以水研而治书,永不剥落。”宋代沈括《梦溪笔谈·故事一》中亦有记载:“馆阁新书净本有误书处,以雌黄涂之。尝校改字之法:刮洗则伤纸,纸贴之又易脱,粉涂则字不没,涂数遍方能漫灭。唯雌黄一漫则灭,仍久而不脱。古人谓之铅黄,盖用之有素矣。”宋代周密《齐东野语·著书》亦云:“近世诸公,多作考异、证误、纠缪等书,以雌黄前辈。”……由此可见,在没有橡皮擦和现代修正液的古代,古人利用聪明才智,巧妙地将雌黄制成当时的“涂改液”,使其成为古代文人雅士的文房必备之物。

  雌黄之所以能成为制作“涂改液”的原料,与其自身的物理、化学性质密不可分。雌黄是含砷硫化物,即三硫化二砷(As2S3),晶体属单斜晶系的硫化物矿物,颜色呈柠檬黄色,条痕(即粉末)呈鲜黄色,摩氏硬度为1.5~2(硬度较低,便于研磨成粉),有剧毒,性质较稳定。而古代用的纸张大多数是经过黄柏染色的黄纸(以防虫蛀),因此,雌黄便成为古代书写时纠正改错的理想涂料。同时,由于雌黄有剧毒,在涂于黄纸上后可以起到更好的防虫效果。由此可见,许多古文典籍之所以历经千百余年仍然保存完好,雌黄可谓是功不可没。

  在汉语环境中,雌黄有“篡改文章”的意思,并且有着“信口开河、胡说八道、妄下结论”的引申义。由此,我们便不难理解“信口雌黄”、“口中雌黄”、“妄下雌黄”等成语了。晋朝孙盛《晋阳秋》曾有记载:“王衍,字夷甫,能言,于意有不安者,辄更易之,时号口中雌黄。”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勉学》亦曾有云:“校定书籍,亦何容易?自扬雄刘向方称此职耳。观天下书未遍,不得妄下雌黄。”这便是以上所说成语的出处了。在此,不得不替雌黄打抱不平一番。□

  知识链接:

  雌黄的分布及其它用途

  雌黄是典型的低温热液矿物。大多数的雌黄和雄黄一起在低温热液矿床和硫质火山喷气孔产生,所以雌黄是雄黄的共生矿物,有“矿物鸳鸯”的说法。在我国,雌黄的主要产地有湖南省慈利县和云南省南华县等地。在世界范围内,雌黄的主要产地有罗马尼亚、德国萨克森自由州等地。

  除了修改错字以外,雌黄作为一种罕见的清晰、明亮的黄色颜料还被东西方画家长期用于绘画上。在东方,敦煌莫高窟壁画使用的黄色颜料里就有雌黄的存在;在西方,雌黄也一直在碾碎之后作为颜料用于绘画。由于雌黄具有强烈的毒性,加之和石墨以及铜基颜料不能很好的共存,因此在西方的绘画中,镉黄和其它染料在19世纪之后便逐渐替代了雌黄。但是,我国的国画仍然有使用雌黄。

  此外,在我国古代雌黄还是一种中药。《神农本草经》里将雌黄列为中品,其它古代医药书籍也有雌黄入药的记载,雌黄可用作杀虫、解毒、消肿等。但是,在现代医疗活动中,很少见到有使用雌黄的记录,《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也已经不再将雌黄列入中药材名录。在现代,雌黄主要被用于制造砷和砷的化合物。砷是一种在半导体产业和制革工业有着重要用途的类金属。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 hulong2
    加关注1
  • 没有留下签名~~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用户协议  |  版权声明  |  隐私政策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违规举报  |  苏ICP备12075075-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