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什么让中缅原油管道“重生”

   2018-01-22 石油设备网石油小子2770

  中缅原油管道搁置两年后终投产的消息,将舆论的视线拉回到这个联通印度洋与中国西南边隅的重要跨境项目。

  中缅油气管道项目历经10年耕耘,其间不乏种种波折,最终得以修成正果,看似偶然,实为必然。在中国发起的“一带一路”倡议中,缅甸恰处于“一带”和“一路”的战略交汇点。中国政府早前明确表示,“一带一路”倡议从一开始就欢迎他国“搭便车”,寻求与周边国家共同繁荣、共同发展是其精神内核。

  与此同时,经历政治变故的缅甸也需要向国际社会释放一种信号,即这个资源丰富的东南亚大国依然拥有稳定且良好的投资环境,而这也正是包括中国企业在内的国际投资者们期待和乐见的。在此背景下,中缅原油管道在搁浅两年后重新上线,无疑是皆大欢喜的顺势而为。

  国内外媒体在报道这条翻山越海的管道时,总不忘强调它的投产有助于中国破解“马六甲困局”,因为从中东进口的部分原油从此能够直接经由该管道运回国内,不必再穿越狭窄的马六甲海峡。

  事实上,中缅原油管道每年2200万吨的输油量,仅相当于中国2016年原油表观消费量的3%和进口原油总量的5.8%。换言之,中缅原油管道在中国原油进口多元化战略中扮演的更多是“锦上添花”的角色。但它的上线成功开辟了我国第四大能源进口通道,与现有的中亚油气管道、中俄原油管道和海上通道交相呼应,清晰地勾勒出了一个四向辐射的立体能源进口网络。从保障能源安全的宏观维度看,这无疑极具战略意义。

  当前中国约80%的进口原油须途经马六甲海峡,但这条同时承载着全球四分之一海运贸易的咽喉要道并不是一个脆弱的存在。除了沿岸的新加坡、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三国,中国、日本、印度、韩国乃至美国等都在以各种方式,合力保护它的安全。马六甲“困”局恰似镜中花、水中月,虚无缥缈;马六甲“安”局倒是实实在在,这个三国共管的海上“咽喉”,至今没有出现过重大安全事故便是最好证明。

  在地缘政治层面,作为多国利益交织磨合数十年的结果,这条连接印度洋与太平洋的黄金水道,现已形成一种微妙而牢固的利益平衡,打破这种平衡付出的代价将远远高于维持现状。如果说串联着多国利益的马六甲海峡是失控而危险的,那么这个世界上将没有一片水域是安全的。这也解释了为什么地缘政治风险远大于马六甲海峡、被西方定义为“海上生命线”的霍尔木兹海峡从未真正出过乱子。

  事实上,马六甲海峡与中缅油气管道并非“非此即彼”的替代关系。“楼梯”和“电梯”没有绝对的优劣之别,各有长短。换言之,马六甲海峡与中缅油气管道对中国来讲,不是一道“单选题”,而是一道“多选题”。而所有可能的选项都有互利共赢的特点。

  中缅油气管道连通的不仅仅是石油,更是共赢的理念。可以肯定的是,无论中缅油气管道项目背后有多少政治和外交方面的考量,如果没有商业上的互利共赢,这个投资数十亿美元的跨境原油管道项目绝无可持续运转的可能,这也是它能够捱过不可抗力,绝处逢生的根本原因。

  互利共赢的力量可以扫清、铺平、夯实合作之路。共赢的理念是一把“钥匙”,钥匙虽小,却可打开重重的锁、大大的门。

  值得注意的是,中缅油气管道项目既是中企在缅甸最大的投资项目,也是缅甸建国以来外商投资的最大项目,它的“重生”让我们有理由相信,山水相连、“胞波”情谊深厚的中缅两国恢复互利共赢的全面经济合作只是时间问题,能源合作只是闪耀其间的一个缩影。

  在此基础上,我们期待先于原油管输项目投产的中缅天然气管道项目能够早日进入最佳运转状态,更期待留下许多遗憾的密松水电站项目也能尽快重回正轨,给两国人民带来更多实惠。

  4月17日 《中国能源报》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 hulong2
    加关注1
  • 没有留下签名~~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用户协议  |  版权声明  |  隐私政策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违规举报  |  苏ICP备12075075-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