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庆采油五厂高效开发特低渗透油藏的调查

   2010-03-10 8880
核心提示: 马家山作业区跃为长庆油田吨油成本最低、人均产量最高、建产速度最
马家山作业区跃为长庆油田吨油成本最低、人均产量最高、建产速度最快的高效上产区。 徐志武 摄
  有人说,在特低渗透油藏找油,好比在磨刀石上闹革命,在干骨头里榨油吃。其开发难度之大可想而知,因而被称为世界级的开发难题。而长庆油田采油五厂马家山作业区成立不到两年时间,原油日产量就增加了700余吨,增长近1倍,一跃成为姬塬油田日产量最高的作业区。不仅如此,这个作业区还成为长庆油田吨油成本最低、人均产量最高、建产速度最快的高效上产区。这一切是如何做到的?记者3月初对此进行了深入调查。

  把每一口井的产量提上去

  可以说,马家山作业区在姬塬油田像一块烫手的“大山芋”,并没有让长庆石油人轻而易举抓到手。

  同整个姬塬油田一样,马家上地区属于典型的低渗透、多类型、隐蔽性、非均质性强、多层系的复杂油田。在马家山作业区成立以前,采油五厂在此地三叠系的两个最有希望的层位进行勘探求产时,单井只有1吨多的吝啬产量。对此,采油五厂把提高每一口井的上产能力作为主攻目标,一口井一口井进行资料对比,一个层位一个层位分析油藏机理,通过实施勘探开发一体化、多层系两套井网开发、超低渗油藏储层改造及全陶粒压裂、尾追陶粒压裂、前置酸压裂、多级充填压裂等多项技术攻关,使本来已经让人失望的两个层位取得了“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效果。其中采用陶粒压裂技术,将原来并不理想的单井产量提高到了3吨多。

  在对老井采取优良注水、措施改造和日常维护等措施保持稳产、降低递减、控制含水的基础上,马家山作业区对新的建产井通过实施井筒工艺改革,培养了一批原油生产的骨干井。2008年10月,马家山作业区首次进行水平井钻井试验,单井出油达8吨水平,是直井产量的三到四倍。到今年初,马家山作业区已完成水平井10口,最高单井日产量达16吨。

  系列有效的攻关措施,使马家山作业区2009年投产的200余口新井,平均单井日产量高居整个长庆油田各产建地区首位。

  把每一项开发成本降下来

  对于一个开采深度2000多米、产量有限、地面环境复杂的油田,成本的高低直接决定着油田的生命。为此,采油五厂下大工夫,从各个环节控制油田建设投资。采用丛式井组、群式井组、地面系统共用等新的工艺技术,从油田生产建设源头就实现了对成本的有效控制。如在多层系开发中,对不同层位油藏开采的地面设施实施双流程工艺,取得了一举多得的效果。

  在马家山作业区的23、11增压站和12转油站3个站(点),由于每个站都建成了延长组两个开采层位的输油流程,将传统形式下的井站征地费用降低了一半,将后端井站管理操作人员减少了一半,站点流程的建设费用也大大降低。

  在地面建设费用得到有效控制的基础上,马家山作业区对可控成本的降低也到了无处不抠、无招不使的境地。机关人员不随手关灯,就要在班组成本分析会上做检查;基层井站的员工浪费一团麻纱,就可能让效益工资受到影响。耿15井区副井区长李明轩感慨地说:“作业区把采油厂成本的考核,放到了与考核原油产量同等重要的位置,谁还敢在成本管理上来半点马虎啊!”

  2008年8月1日成立的马家山作业区,不但原油日产由当初的864吨增长到1580多吨,井区由2个增加到6个,油水井由374口增加到892口,站点数由13个增加到31个,用工总量由297人增加到730人,而且在当初管理技术骨干人员几乎没有的情况下,实施强行培训措施,就地取材,1年时间就培养井区干部24名、技术骨干18名,能独当一面的班站长25名。今年春节前夕,一名才实习半年的大学生,依靠过硬的能力,通过竞聘走上了井区技术主管岗位。

  昔日荒凉贫瘠的马家山,如今不仅变成了一座“油山”,而且通过采油五厂低成本高效开发策略,已成为一座“金山”。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 hulong2
    加关注1
  • 没有留下签名~~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用户协议  |  版权声明  |  隐私政策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违规举报  |  苏ICP备12075075-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