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牛地气田是华北油气分公司的主力产建区,随着开发的推进,储层品位不断降低,改造难度与日俱增,如何打破技术瓶颈,实现有效建产是大牛地气田硬稳产的关键。
为此,工程院组织业务部门联合建立创新工作室,展开了科研成果梳理转化,以推动生产为目的,以技术创新为核心,以成果转化为导向,推广应用成熟的新工艺,为大牛地硬稳产提供技术支撑。
首先,作为工程的老大哥,钻井工程在提速提效的道路上一路向前。“本着没有做不到,只有想不到,坚决啃下硬骨头的”拼劲,钻井创新工作室开展了适应性三维水平井及配套钻完井技术研究,优化设计六段制三维防碰绕障轨道剖面,创新形成“经济型恒工具面三维水平井钻完井技术”。该工艺有效避免了鄂尔多斯盆地油气田水源保护区、居民生活区、山岭沟壑等地表复杂区域井场建立困难、新环保法实施后井场征地困难等问题,有效提高油气田开发动用程度。
其次,压裂作为“临门一脚”,为打开油气通道,最大化沟通储层,储层改造创新工作室优化形成酸压与加砂压裂组合、酸液与压裂液组合、不同粒径支撑剂组合的复合加砂酸压技术,有效提升了裂缝半长及导流能力,解决大牛地气田下古生界碳酸盐岩酸蚀有效裂缝短、导流能力低、产量递减快等问题,实现了大牛地致密碳酸盐岩I类储层的有效动用。
第三,针对老井稳产的需求,采气创新工作室将气藏工程与携液采气理论相结合,精确诊断气井所处的生产阶段,建立了“四线六区”排水采气工况诊断方法,细化气井生产阶段六个特征区,以此精细指导气井配产合理性、管柱适应性、泡排及时性。同时为有效解决大牛地气田部分气井高含凝析油导致泡排效果较差的问题,采气创新工作室联合北京勘探院、采气一厂共同研发了PQ-2高抗凝析油泡排剂,并开展4口井的现场试验,有效率75%,单井日均增产978方/天,增产效果初显。
最后,结合大牛地气田的产出情况、压力递减规律等因素,地面创新工作室创新采用低压集输模式,保障气田产能释放,实现三低气藏的经济开发。该工艺不仅降低了甲醇消耗,二次增压后期能够实现零注醇,利于绿色环保;同时“就近串接”工艺,大大减少采气管线敷设和征地,有效降低工程建设成本,实现了绿色可持续发展的清洁新能源理念。
通过从钻井提速到地面工程完善配套等全方面的技术创新,持续优化新工艺等措施,创新工作室以促进生产为导向,持续提升科研创新成果的转化应用,为大牛地硬稳产提供了有力的技术保障。
(赵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