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9年4月开始的塔里木石油会战,是在我国改革开放的大背景下展开的一场新型石油会战。会战近30年来,塔里木油田走出一条用人少、效率高、效益好的新路,是改革开放伟大实践在塔里木盆地的生动写照。
创新引领发展实现高水平高效益
塔里木盆地是我国陆上油气最为丰富、最有远景的地区之一,也是我国地下地质结构极为复杂、地面生存环境极其恶劣的勘探与生命禁区。
1989年,沐浴着改革开放东风的石油人,以敢为人先的勇气,靠12亿美元贷款六上塔里木,开创中国陆上靠贷款进行油气勘探开发的先河,征战“死亡之海”。
三十年久久为功,一张蓝图绘到底的接力攻坚,催生“塔里木速度”和“塔里木效益”,最终被历史提炼成一串闪光的数字:发现轮南、塔中、哈得、克拉2、迪那2、克深等30个大型油气田;建成2500万吨大油气田及西气东输主力气源地,向西气东输供气超2000亿立方米,生产油气产量当量超3亿吨;形成两大油气地质理论和十大勘探开发配套技术,连续12年油气储量超3亿吨,累计探明油气储量当量27.5亿吨;科技贡献率和科研成果转化率分别达63%和76%,高于国内科技贡献率56.2%的平均水平。
2017年,塔里木油田天然气产量占国内生产总量的1/6,油气产量当量占中石油国内总产量的近1/7。
坚持绿色发展油区天蓝水清
从轮南油田的“管道拐了七道弯,不伤一棵胡杨树”到千里油气区建立首个环保特区,再到全面推行钻井废弃物不落地,实现黑色废物绿色处理全覆盖、零排放,塔里木油田始终将绿色理念融入油气勘探开发的整个生命周期,建设绿色油田,构筑生态企业,为美丽中国建设增添亮丽色彩。
1998年,克拉2气田横空出世,直接促成了西气东输工程,推动中国进入“天然气时代”。东送的2000亿立方米天然气,惠及下游15个省市、120多个大中型城市约4亿百姓,相当于替代约2.7亿吨标准煤,减少有害物质排放1.8亿吨。
生产不扰沙海,退役不留后患。今年3月12日出台的塔里木油田《永久性弃置井封井技术规范》,成为中石油首部涵盖油、气、水等井的封井标准,确保油气井在“生命终结”之后,消除对环境的影响。今年,塔里木油田将对12口未开发利用的废弃井进行井筒完整性“体检”,从国家级胡杨林自然保护区中退出,成为塔里木油田在千里油气区建立的首个环保特区。
“开发一个区块,建设一片绿洲。”会战近30年,塔里木石油人在戈壁荒漠中植绿面积达482.6平方公里,相当于6.7万个足球场。
“共享”谋求双赢勇担央企责任
南疆五地州,是我国经济欠发达和生态环境脆弱地区之一。2013年,中石油重大扶贫工程——南疆天然气利民工程投运,环塔里木盆地长达2424公里的天然气主管网,使盆地400万南疆各族百姓从“柴煤时代”跨入“绿色时代”。库尔班大叔家乡、昔日“一天二斤土,白天不够晚上补”的和田,成为全国首座实现整体天然气供暖的城市。塔里木油田总部所在地——库尔勒市,气化覆盖率达100%,2017年环境空气质量优良天数为248天,空气质量优良率达84.07%。
2017年8月30日投产的塔里木油田与巴州地方政府合作项目——凝析气轻烃深度回收工程,实现当年投产、当年盈利。这一项目既是塔里木油田优化资源结构、延长天然气产业链、提高产品附加值的一项重要举措,也是深化油地合作、发展融合型经济、造福当地百姓的一项富民工程。
凭借天然气资源优势,库尔勒市已形成天然气精细化工、棉纺化纤、石油装备及制造业等产业体系,聚集巴斯夫、河北诚信等670家知名企业,形成围绕油气产业的10万人劳动力市场和服务市场。库尔勒由此从26年前一个欠发达的小县城发展成为现代化的“全国魅力城市”。
塔里木油田油气开发主战场——阿克苏地区,大力实施优势资源转换战略,建成自治区级化工园区5个,形成年500万吨原油加工、170万吨化肥生产及天然气精细化工等石化产业集群,实现资源就地转化,带动油气化工中下游产业链延伸。
塔里木石油人描绘了到本世纪中叶三个阶段的发展蓝图:2020年全面建成3000万吨大油气田;2030年全面建成4000万吨世界一流大油气田,2035年世界一流大油气田的地位更加巩固。(李东 高向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