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苏门答腊盆地 蔚蓝海底藏明珠

   2019-03-12 石油设备网wangfang8080
核心提示:千岛之国 印度尼西亚所属岛屿 苏门答腊岛的地下有着丰富的油气资源,主要赋存于北苏门答腊、中苏门答腊和南苏门答腊3个弧后盆地中。其中,南苏门答腊盆地大部分位于苏门答腊岛南端,面积约13万平方公里,为印度尼西亚重要产油气盆地。 盆地内主要项目 □佳步项目:位于印尼西部苏门答腊岛上占碑省,是中国石油在印尼主力生产项目,年产量占印尼公司的66%。 □榜库项目:中国石油2002年开始进入榜库项目,陆续发现油田2个、气田2个、油气田1个,并于2005年开始Piano和West Piano油田的开发工作。 □南佳碧项目

  “千岛之国”印度尼西亚所属岛屿——苏门答腊岛的地下有着丰富的油气资源,主要赋存于北苏门答腊、中苏门答腊和南苏门答腊3个弧后盆地中。其中,南苏门答腊盆地大部分位于苏门答腊岛南端,面积约13万平方公里,为印度尼西亚重要产油气盆地。

  盆地内主要项目

  □佳步项目:位于印尼西部苏门答腊岛上占碑省,是中国石油在印尼主力生产项目,年产量占印尼公司的66%。

  □榜库项目:中国石油2002年开始进入榜库项目,陆续发现油田2个、气田2个、油气田1个,并于2005年开始Piano和West Piano油田的开发工作。

  □南佳碧项目:位于南苏门达腊西北部,康菲公司为作业者,已发现气田6个,含气层位为前第三系基底和TAF组地层。

  沧海变迁

  1 断陷期(始新世—早渐新世)

  形成一系列地垒地堑,主要充填一套冲积扇—河流相沉积地层。

  2 断陷—坳陷过渡期(晚渐新世—早中新世)

  晚渐新世—早中新世为断陷—坳陷过渡期,构造活动相对静止,主要充填了一套河流—三角洲—浅海相沉积地层。

  3 坳陷期(早中新世—中中新世)

  早中新世—中中新世为坳陷期,区域沉降、海侵,整体以坳陷沉降为主,主要充填一套浅海—三角洲相沉积地层。

  4 反转期(晚中新世至今)

  晚中新世至今为挤压反转期,巴里桑山脉抬升,盆地发生反转,形成一系列挤压构造带,主要充填一套三角洲—河流相沉积地层。

  海洋和岛屿、火山和沼泽、雨林和香料……“千岛之国”印度尼西亚,以其独特的地理位置造就了这片天然的度假胜地,更因富产棕榈油和石油,成为一个地上地下都产“油”的国家。这个世界上最大的群岛国家,也是东南亚地区最大石油、天然气生产国,疆域横跨亚洲和大洋洲,1.3677万个岛屿像一串珍珠散布在珊瑚海中。苏门答腊岛就是其中耀眼的一颗。

  苏门答腊岛面积43万平方公里,占印度尼西亚国家领土面积的1/4,是世界第六大岛,呈北西—南东向展布,赤道从中穿过。巴里桑(Barisan)山脉位于岛的西南部,纵贯整个岛;山脉东北侧地表多为丘陵和平原,被热带森林和经济作物覆盖,盛产棕榈油。

  苏门答腊岛地下油气资源丰富,主要赋存于北苏门答腊、中苏门答腊和南苏门答腊3个弧后盆地中。截至2017年9月,这3个盆地已发现石油储量27.51亿吨、天然气1.57万亿立方米,占印度尼西亚同期已发现油气储量的39%。其中,南苏门答腊盆地为印度尼西亚重要产油气盆地之一。

  南苏门答腊盆地大部分位于苏门答腊岛南端,面积约13万平方公里。盆地南部边界为巴里桑山前的前第三系断裂及隆起基底;北部边界为巽他陆架;西北部为Tiga Puluh隆起,将其与中苏门答腊盆地分开;东南部由Lampung台地将其与西北爪哇盆地相隔。南苏门答腊盆地基岩为前第三系变质岩和岩浆岩,沉积地层主要为第三系,第三系地层不整合沉积在基岩之上。南苏门答腊盆地为巴里桑山系火山弧后沉积盆地,包括西北部的Jambi坳陷,中部的中Palembang坳陷和南部南Palembang坳陷。

  北苏门答腊、中苏门答腊和南苏门答腊3个弧后盆地主要经历了4个演化阶段:始新世—早渐新世为裂谷期,形成一系列地垒地堑,主要充填一套冲积扇—河流相沉积地层;晚渐新世—早中新世为断陷—坳陷过渡期,构造活动相对静止,主要充填了一套河流—三角洲—浅海相沉积地层;早中新世—中中新世为坳陷期,区域沉降、海侵,整体以坳陷沉降为主,主要充填一套浅海—三角洲相沉积地层;晚中新世至今为挤压反转期,巴里桑山脉抬升,盆地发生反转,形成一系列北西—南东向挤压构造带,主要充填一套三角洲—河流相沉积地层。

  南苏门答腊盆地主要油气藏类型为断块油气藏、断背斜油气藏及构造岩性油气藏等,主要烃源岩为古近系和新近系泥岩,主要储层为古近系、新近系砂岩和碳酸盐岩及前第三系基岩潜山。盆地模拟分析等研究认为,生排烃高峰为中中新世和晚中新世,圈闭形成期为晚中新世至上新世,含油气系统关键时刻与圈闭形成和裂缝发育时刻耦合程度高。

  印度尼西亚开采石油的历史悠久,早在公元8世纪就使用原始采油方式在苏门答腊岛开采石油。苏门答腊岛弧后盆地的油气勘探开发历程与印尼油气工业发展同步,主要划分为两个阶段:起步阶段(1865-1965)、发展阶段(1966至今)。其中,对南苏门答腊盆地的勘探起始于19世纪中期。1896年,BPM公司在南苏门答腊盆地发现了第一个商业油气田。Stanvac公司于1922年发现Talang-Akar油气田,为盆地最大油气田。1942年,由于日本的占领,勘探活动停止,直到1946年印度尼西亚独立,勘探活动才重新开始。1966年,印度尼西亚政府颁布了一系列有利的投资法及产量分成合同,助推南苏门答腊盆地兴起新一轮勘探。目前,全球有100多家石油公司在印尼从事油气投资业务。

  2002年,中国石油收购了美国戴文能源公司在印尼的6个区块油气资产,由此开始了在印尼的油气投资业务。随后,中国石油在印尼开展了大量勘探工作,发现了多个油气田。 (刘爽)

  专家解读

  本期嘉宾: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亚太所洪国良

  问:苏门答腊岛的弧后盆地

  是如何形成的?

  板块构造理论认为,大洋岩石圈随着地幔对流从大洋中脊生长扩张,而在相应的活动大陆边缘俯冲潜没,岛弧就是大洋板块潜没过程中的产物。当大洋板块潜没于陆侧板块之下时,两个板块的摩擦作用使地幔物质增温,发生分熔,岩浆上涌喷出地表形成火山,组成内弧。在靠近大洋一侧,由于大洋板块俯冲作用,将海底拖曳向下,形成深海沟。在俯冲过程中,大洋沉积物在岛弧靠海沟一侧增生,使岛弧展宽,形成外弧。弧后地区由于次生扩张,形成弧后盆地。

  问:南苏门答腊盆地有着

  怎样的油气富集规律?

  南苏门答腊盆地为印尼重要产油气盆地,研究认为,该盆地油气富集主要有以下几个因素:

  ◇裂谷期发育较厚的富含有机质的烃源岩;

  ◇裂谷后期发育海侵海退碎屑岩和碳酸盐岩台地,为油气富集提供良好的储集层;

  ◇中中新世中期出现较高的热流,促进富含有机质的成熟;

  ◇上新世形成的背斜构造形成良好的圈闭;

  ◇晚期挤压构造与基底断层走向呈高角度相交,使早期伸展断层成为油气运移的有利通道。盆地内部油气集中运移,并且运移距离短。

  技术支持: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亚太所

  人文漫步

  穿越雨林的思念

  记者:杨雯

  飞机越过赤道,透过丝丝缕缕的云层,海面上星罗棋布的岛屿渐渐显现。素有“千岛之国”美称的印度尼西亚在脚下浮现,其中的苏门答腊岛是世界第六大岛屿,在古梵语中意为“黄金岛”。印度尼西亚,是600年前中国航海家郑和远洋航海多次到达之地,足迹遍及爪哇、苏门答腊、加里曼丹等地。

  2015年4月,我跟随中国石油报社“新丝路·能源之路万里行”采访团队抵达雅加达。走出机场,道路两侧的棕榈树高大茂盛,还有各种叫不上名字的植物翠绿欲滴。

  石油和天然气是印度尼西亚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油气收入占国民生产总值的27%,产量分别位居亚洲第二和首位。上世纪40年代发现的桑加油田和米纳斯油田所产原油,一直是国际市场参考的标准油品。

  中油国际(印尼)公司员工本地化程度超98.6%。在印尼市场的工程技术服务企业——渤海钻探、长城钻探和东方物探,本地化员工程度也都超95%。很多优秀印尼员工走上公司部门经理甚至公司副总裁的岗位。中油国际(印尼)公司印尼方原副总裁布迪·萨蒂艾迪曾自豪地说:“我是印尼人,也是中国石油人。”

  中国石油印尼LPG项目位于苏门答腊岛南部甲帮贾邦合作区块,是一个集上下游一体化的大型气体综合开发建设工程,包括BGP天然气处理厂、NG分馏厂、伴生气回收设施和海上原油储销终端等。其中,液体分馏厂、天然气处理厂的液体处理能力和天然气处理能力分别居印尼第一位和第二位。海上原油储销终端的“大脑”是一艘巨轮。搭着摆渡轮船到达船侧,4个人站在吊篮上,紧紧抓着绳索,被吊臂“吊”到船上,犹如电影中的场景。看着脚下的海水,即使穿着救生衣全副武装,还是会紧张。

  苏门答腊岛是热带雨林气候,岛上热带植被茂密,也苦了穿行在雨林中的物探人。我们跟随东方物探8611B队前往现场,道路泥泞,越野车一路向现场进发,颠簸起伏,犹如过山车。不同的是,在游乐场只需要10分钟的项目,在雨林中一行人颠簸了4个小时。到达现场就餐,大家以塑料椅为桌,随地蹲下,匆匆解决了午饭。施工放线遇上沼泽需要砍树架桥,沼泽下有鳄鱼,雨林中有老虎。

  雅加达气候潮湿闷热,不时会来一场倾盆大雨,让初来乍到的人措手不及。徐福军来到渤海钻探印尼项目已经第8个年头。“在繁华的雅加达,看着远方的高楼大厦,我不禁有些想家。”这个身高1.8米的汉子写下了这句歌词。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用户协议  |  版权声明  |  隐私政策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违规举报  |  苏ICP备12075075-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