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地理·城事:盐碱滩的华丽蝶变

   2019-03-29 石油设备网Lisa3470
核心提示:(讲述人:董继平 整理:张敬潇 刘青) 立春时节,渤海岸边依然是一幅冬日画卷。长长的进海路犹如一条巨龙,腾跃出满是浮冰的海面,蜿蜒至一座人工岛 大港埕海1-1人工岛。这个岛是集团公司第一座 海油陆采 的滩海开发基地,也是环渤海地区滩海油气开发的试验田。岛上中钻塔高耸、设备林立,彰显着海上油田开发建设的恢弘气势。 作为一名人工岛的开发建设者,董继平每次登上人工岛,就像看到了自己哺育的孩子一样。大港油田与渤海接触海岸线长达146公里,滩海地区蕴藏着可观的油气资源,石油的资源量相当于大港陆地石油资源量的41.

  大港

  “境多苇,绝无人烟。”历史上的大港地区一派荒凉。

  1964年1月25日, 7700余名石油工人肩负使命,日夜兼程,从大庆来到这里,拉开了石油会战的序幕。地震的隆隆炮声和钻机轰鸣声唤醒了沉睡的荒滩,1964年12月20日,港5井喜喷高产油气流,标志着大港油田的诞生。

  大港石油人披荆斩棘,为油而搏,走出了一条勘探开发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之路。据统计,从1964年到2018年底,大港油田累计生产原油1.9295亿吨,为地方及国家的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昔日的盐碱滩上已然崛起一座现代化的石油城,这座城见证着时代的变迁与油气行业的发展,这里的居民生活也发生着变化……

  第一代石油工人会战场景。

  住房脱胎换骨了

  (讲述人:明成贵 明佳 整理:张敬潇 明洁)  

  路无一条,房无一间。在沼泽遍地、人迹罕至的盐碱滩上,大港石油人开始了艰苦卓绝的创业历程。在那个特定年代和背景下,强调的是“先生产后生活”,生产至上,生活只要过得去就行。

  1974年明成贵从四川石油管理局调到大港油田时住的是简易帐篷。他说,帐篷的缺点是透气性差、防水性不强、保暖性不好、抗风力弱。炎热的夏季,待在帐篷里像蒸桑拿一样。赶上大雨倾盆,帐篷里是“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寒冷的冬天,帐篷里和外面基本一个温度,生火的铁炉子形同虚设,徒步几百米挑回的淡水没多长时间就冻成冰坨死死粘在水缸里。要是狂风大作,帐篷会被连根拔起,连人带物一同卷离地面。每到这时,女人慌乱中四处摸索孩子,男人不顾一切抓紧风中的帐篷。

  1977年后,明成贵相继搬进了“一间房”和独立带院的平房。十家一排、一家一间的“一间房”初步满足了石油工人拥有固定住房的需要。一家人吃住在一间十几平米的小房子里,半堵墙隔开就是厨房,上厕所是去外面的公厕,水管也是和大家共用一个。

  改革开放的春风吹遍全国,吹到了渤海之滨的大港油田。伴随着石油工业的发展,大港油田加快了矿区建设步伐,一幢幢高楼拔地而起,一个个住宅小区修建而成。明成贵也告别了狭窄的平房,搬进了宽敞明亮的楼房。女人拥有了自己的梳妆台,男人拥有了自己的健身区,孩子拥有了独立的书房,洗澡不需要端着大盆到处打听澡堂周几开门,还可以在独立开放式的厨房里烹饪美味佳肴,在宽敞的客厅待客迎宾。足不出户,就能通过电视、电脑、手机畅享丰富资讯。住宅小区里还修建了退休职工活动中心,老石油们在这里唱歌、跳舞、下棋、打球、写字,尽享晚年惬意生活。

  自小在油田长大的明佳多年之后回来探亲,有点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小时候,盐碱地上满是芦苇,几乎看不到一棵树,现在道路两旁绿树成行,住宅小区花红柳绿;曾经油田的水是咸水,石油娃大多拥有一口大黄牙,现在油田人家家喝上了达标的淡水,牙齿白又齐。他发现昔日盐碱滩上,一座美丽的油城正在悄然崛起。现代化的高层楼宇巍然挺立、错落有致,油区道路四通八达、交通便利;中心广场环境优美,球场、塑胶跑道、健身器材等设施一应俱全;集购物、餐饮、娱乐于一体的幸福广场是年轻人的乐园,嗨上一天也不累;修复一新的滨海公园环境清幽,成为油田居民休闲散步的好去处;各个社区幼儿园、学校、医院齐全,人们生活便利舒适。

  明佳说油田人的日子越来越好了,只是会怀念小时候的快乐时光,在平房院子里养鸡鸭,和小伙伴们一起捉迷藏、弹玻璃球、看露天电影,挨家挨户串着玩,邻里之间就像一个其乐融融的大家庭。

  集团公司第一座“海油陆采”人工岛。

  班车升级换代了

  (讲述人:刘淑玲 代佼 整理:张敬潇 吕东革)

  基层班站远离繁华城区,班车成了大港油田一线职工每天上下班离不开的交通工具。刘淑玲从1983年在油田参加工作直至2017年退休,一共乘坐了34年,可谓是一名班车的“忠实乘客”。

  刚上班时刘淑玲的单位是第二采油厂老四矿输油二队,她仍清晰地记得乘坐的班车是老式解放牌卡车。这种卡车很实用,前面是司机驾驶室,后面是车斗,既可拉人又能装载货物。由于车斗是敞开式的,没有挡风遮雨的篷子,没有座椅,也没有供人上下车的梯子,上车时得手足并用才行。

  20世纪80年代初期,大港油田的道路建设还比较落后,班车所走的大都是土路,行驶途中要是遇上“搓板路”或是大坑,剧烈的颠簸让人胆战心惊。遇到这种情况大家都牢牢地抓紧车厢板,否则一不留神就会东倒西歪,甚至摔倒。遇上风沙天气,漫天飞舞的沙尘吹得班车上的人眼睛都睁不开。每到这个时候人们就不顾形象地用衣服或纱巾裹住头。

  这些还不算什么,最遭罪的要数冬天。天寒地冻时节,凛冽的寒风在车开起来后产生的风力的助推下,无遮无拦地袭向露天车斗里的职工。那时还没有羽绒服,就算穿了厚厚的棉大衣,还是冻得直打哆嗦,所以大家都紧紧地挤在一起。即使如此,手脚还是会冻得不听使唤,当时刘淑玲和同事们就盼着什么时候班车能改成封闭的就好了。

  没想到,到了20世纪90年代,梦想变成了现实。伴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油田职工的生产生活条件有了极大改善,班车也由老牌的解放车换成了能挡风遮雨的广州大轿车了。车内安装了固定的座椅,虽然只是硬邦邦的光板,但稳定性已经有保障了,再也不怕恶劣天气侵扰,再也不怕路途的颠簸了,舒适度有了很大提升。

  说起班车,九零后员工代佼说坐班车于她而言是一段温馨快乐的旅程,现在路况好了,车内环境越来越舒适了,安全性能也越来越高了。班车上都安装了调节车内温度的空调,冬天温暖夏天凉爽;还配备了视频终端,可以播放光盘,收听广播;座位也改成了高靠背航空式座椅;车上安装的GPS车载终端系统,在超速行驶时会报警提醒司机减速。自己和同事在单位无论是设备维护保养,还是标准化现场整改,忙碌一天之后登上干净、舒适、安全的班车,仿佛劳累和辛苦就一扫而光了。

  班车在平坦而宽阔的公路上疾驰,石油人每天早上迎着鲜红的朝阳出发,每天傍晚伴着晚霞而归。滚滚车轮见证了油田的点滴变迁,也见证了他们薪火相传,为油而战、为油奉献的身影。

  大港油田滩海新区“海油海采”平台。

  首座海油陆采基地问世了

  (讲述人:董继平 整理:张敬潇 刘青)  

  立春时节,渤海岸边依然是一幅冬日画卷。长长的进海路犹如一条巨龙,腾跃出满是浮冰的海面,蜿蜒至一座人工岛——大港埕海1-1人工岛。这个岛是集团公司第一座“海油陆采”的滩海开发基地,也是环渤海地区滩海油气开发的试验田。岛上中钻塔高耸、设备林立,彰显着海上油田开发建设的恢弘气势。

  作为一名人工岛的开发建设者,董继平每次登上人工岛,就像看到了自己哺育的孩子一样。大港油田与渤海接触海岸线长达146公里,滩海地区蕴藏着可观的油气资源,石油的资源量相当于大港陆地石油资源量的41.7%。但由于属于污泥质海底,海上设备上不来,陆上设备下不去,一度被称为油气勘探开发的盲区。

  20世纪90年代末,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勘探的日渐深入,大港油田将滩海地区的规模开发提上了议事日程。当时很多人怀着挑战自我的勇气,放弃陆地油田开发的熟悉环境,报名参加到滩海的建设中来。董继平说,他就是其中一员。

  埕海1-1人工岛不仅是大港油田增储上产的主战场之一,更是集团公司对环渤海地区滩海油气开发的试验田。开发海上油田没有现成经验可循,面对路基软、潮差大等海工条件差的现实,技术人员大胆创新,应用软基处理、漫水海堤、箱型石笼新型海堤等技术,建造出了“构件+毛石”的新型进海路人工岛,使“海油陆采”成为现实。

  人工岛的开发方案设计也是一大挑战。与陆上油田开发方案设计不同,人工岛面积有限,只有140×140平方米,要在这一狭小的空间内完成76口油水井的开发设计,且具备油气分离集输、污水处理回注、消防电力配套等六大项功能,工作量之大、设计难度之高、标准要求之细超乎想象。董继平和同事们迎难而上,多方学习,多次优化,终于圆满完成开发方案设计。

  提及现场施工的日子,董继平说他一辈子也忘不掉。开发方案评审通过后,为了尽快建成投产,项目部搬到施工现场,董继平和同事们一同吃住在老乡家里。当时村里生活条件不好,两天才发放一次饮用水,工程建设期间大家没有洗过一次澡。吃饭更是简单,一个筷子穿几个馒头、就着咸菜、白开水就是一顿饭,尽管生活条件艰苦,但大家从没抱怨过。最终发扬大庆精神铁人精神,只用48天就圆满完成人工岛的建设任务。当年7月,埕海1-1人工岛如期投产,实现了中国石油自营区第一个海上油田的开发。

  董继平欣喜地说,大港油田随后又先后完成了埕海2-1、埕海2-2人工岛的建设,开始向深海地区迈进,拉开了更大的开发战场。2018年,三座海上钻井平台同时施工,当年就完成了7口评价井的建设任务。2019年1月14日,埕海6-H1井获得日产233吨的高产油流,把滩海的发展从“海油陆采”提升到“海油海采”,海上油田的开发前景更加开阔。作为一名亲历者,他由衷地自豪和骄傲。

  第一座调峰储气库诞生了

  (讲述人:马小明 王健 整理:张敬潇 赵金玲)

  在天津北大港湿地自然保护区内,有一个充满活力的“神秘小岛”,被一望无际的芦苇荡环绕。这里就是中国第一座真正意义上投入商业运行、天然气应急调峰储气库——大张坨地下储气库。

  时任设计工程师马小明说,上世纪90年代末期,亚洲还没有一座正规的储气库。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发展,天然气需求量迅速增长,加之我国北方地区夏、冬两季需求差异巨大,为保障天然气市场供应,1999年,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决定利用大港油田大张坨凝析气藏建成国内第一座地下储气库,这也正式揭开了我国大型城市调峰型地下储气库建设的序幕。

  大张坨储气库建设方案由大港油田负责研究设计。马小明和同事们当时就是摸着石头过河,没有任何成型的技术资料,全凭在气田开发方面的经验进行设计研究。经过百人多专业联合攻关,在一年时间内创造性地建立了7项关键技术、26项气库设计指标,圆满完成了中华第一库——大张坨储气库方案设计。

  2000年初,大张坨储气库建成投产。现任站长王健说投产情景至今仍历历在目。那一天,天空飘着雪花。接到北京市用气紧张需应急投产的指令后,现场所有人员不顾管线表面的湿滑和土路的泥泞,全身心投入到准备工作中去。副站长紧锣密鼓检查工艺流程和各点准备情况;设备工程师、安全工程师和相关人员一遍又一遍地检查流程阀门的状态是否正确;自控工程师对小漏点装置的紧急关断阀反复测试、查线;电气工程师和大港油建公司施工保运人员对发电机进行最后的试运……大家的鞋早已湿透,脚已没有知觉,脸庞也被寒风吹得麻木,却被一个坚定信念支撑着——保证投产成功。

  直到输送出的天然气缓解了北京市用气的压力,大家才想起2天时间没有休息了。王健印象最深的就是一箱箱的方便面。当时因为没有食堂,天气寒冷,他们只能顿顿以方便面充饥。导致在以后的大半年时间里,他没再吃过一次方便面。

  王健说,如今的大张坨储气库已焕然一新,站内不仅有了自来水和食堂,还有了现代化的电子监控设备。从站门口向内望去,干净整洁的水泥路,整齐排列的设备和高耸的厂房,银色的甲醇罐、黄色的天然气管线、红色的放空管线、蓝色的预冷器以及那高高耸立的高杆灯在阳光的照耀下相映生辉,构成一道亮丽的风景。

  当年的设计工程师马小明现在已是大港油田的首席技术专家。他说大张坨储气库建成后,大港板桥凝析油气田的五个气藏相继改建成与陕京线、陕京二线配套的地下储气库,还建成投产了板南储气库。现在大港油田储气库群有储气库9座,已累计注气266亿立方米,累计采气214亿立方米,日调峰能力达到2500万立方米。

  经过近20年的发展,中国石油储气库建设迎来了“黄金时代”。马小明带领科研团队踏上了持续攻关完善复杂断块凝析气藏提高采收率技术、完善提高地下储气库建造配套技术的新征程。

  (照片提供:董居会 王平 刘青)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用户协议  |  版权声明  |  隐私政策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违规举报  |  苏ICP备12075075-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