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到,2019年要“加强国际产能合作,拓展第三方市场合作”。这是“拓展第三方市场合作”首次出现在政府工作报告“一带一路”相关部分。
3月24日,中意两国签署共同推进“一带一路”建设谅解备忘录,意大利成为首个加入“一带一路”的G7成员国,中意将共同拓展第三方市场合作。
第三方市场合作意义是什么,如何拓展合作?
开辟互利共赢新空间
2015年6月,中法两国发布《关于第三方市场合作的联合声明》,第三方市场合作作为一个明确的概念首次提出并写入双边法律文件。
第三方市场合作是将中国的中端制造能力同发达国家的高端技术、先进理念结合起来,为第三国提供高水平、高性价比、更具竞争力的产品和服务,实现“三方共赢”。
法国是最早同中国建立战略伙伴关系的国家,也是首个与中国开展第三方市场合作的国家。3月24日,中法两国领导人会见,强调要推动已商定的共建“一带一路”及第三方合作项目尽早落地,取得实效。
目前,中法企业已在油气、核电、机场、环保等多个领域开展第三方市场合作并取得积极成效。台山核电站1号机组成为全球首台商业运营的EPR机组,中法英三方合作旗舰项目——欣克利角核电站项目顺利起步,中法海洋卫星成功发射……第三方市场合作方兴未艾,正在顺利推进共建“一带一路”之旅。
作为国际经贸活动中的创新之举,第三方市场合作不仅是推进“一带一路”建设、促进国际产能合作的重要方式,也是扩大各方利益交汇点的重要抓手。
法国作为第一个与我国建立第三方市场合作的欧洲大国,对其他发达国家产生了明显的示范效应。除法国外,我国目前还与意大利、加拿大、葡萄牙、西班牙、比利时、澳大利亚、新加坡、日本等国建立了第三方合作机制,聚焦基础设施、环保、金融等领域,在一系列重大项目上取得了实质性成果。
从“引进来”到“走出去”
目前,克罗地亚、捷克、匈牙利、希腊、马耳他、波兰、葡萄牙等欧盟成员国已经同中国签署了共建“一带一路”谅解备忘录。意大利成为第124个加入的国家。
意大利加入“一带一路”,是我国经济实力和发展战略进一步得到全球承认的标志性事件。中意两国经济联系颇为紧密。近年来,中国企业及金融机构积极参与意大利私有化进程,以并购、入股、合资等方式与意企业开展了良好合作,如中国石油以42亿美元收购意埃尼集团(Eni)东非公司28.57%股权。从2000年到2018年4月底,意大利在中国的投资项目共计5889个,累计实际使用投资71.5亿美元。
接下来中意在第三方市场合作方面将有哪些举措?以能源领域举例,意大利国有银行和意大利国家天然气公司将与中国丝路基金签署合作协议,共同在中国和已签署加入“一带一路”倡议的国家进行投资。
促进油气产业多元化发展
石油天然气产业是我国能源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工业经济运行的“血脉”, 作为“一带一路”建设主力军,中国石油在“一带一路”沿线19个国家运作着51个油气合作项目。中国石油“合作双赢”的理念与第三方市场合作的优势不谋而合,这将促进油气产业技术发展迈向更高台阶。
首先,第三方市场合作可以把中国的优质产能和优势装备与发达国家的关键技术和先进装备相结合,推动形成合理高效的产业分工格局,推动产业链向中高端水平迈进。
其次,中国与发达国家联合开展第三方市场合作,能够有效地将中方的优质富余产能与发达国家的先进技术和核心装备相结合,也推动了相关技术、管理人才的培养,深入推进油气全产业链合作,实现共赢发展的目标,使得油气产业合作发展呈现进一步多元化态势。
再次,第三方市场合作可以衔接世界不同发展阶段国家的供给和需求。既可以为发达国家经济增长注入新动力,又可以为各国企业合作共赢创造新机遇,是实现各方互利共赢的创新之举。
从经济角度来说,第三方市场合作对欧洲国家乃至整体西方发达国家而言,都是一场雨露甘霖。由于经济高度发展,生产要素的边际回报出现了递减现象,导致发达国家整体成本上升。与产品、服务价格“高性价比”的中国企业进行第三方市场合作,可优势互补、互利共赢,解决成本高昂问题,避免恶性竞争。
中国与发达国家深化开展第三方市场合作,是国际合作模式的新突破,深刻契合当前国际经济形势下不同发展阶段国家、区域的发展诉求,将为推动全球各国、区域开展多边合作提供新的范本。
相信未来的第三方市场合作,在秉持共商共建共享的理念下,各方既可开拓新的市场,又可实现优势互补、多方共赢,这对推进“一带一路”建设、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具有深远意义。(记者 王馨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