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创新驱动加快科技攻关为推动油田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
大庆油田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批示指示和讲话精神,深入落实集团公司党组《关于大庆油田当好标杆旗帜建设百年油田的意见》,推进实施《大庆油田振兴发展纲要》,以科技创新引领高质量发展、推动结构优化升级,超额完成储量任务目标,油气开发技术再上新水平,经济效益创近几年最好。
一是坚持战略主导,把创新摆在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大庆油田抓顶层设计,制定核心技术路线图,把科技攻关的方向和重点任务,牢牢锁定在解决重大瓶颈技术难题上;抓资金保障,加大科技研发投入,自2008年起年均投入10亿元以上,已累计投入151亿元;抓基础研究,加强重点实验室建设。目前已建成10个国家和行业级实验检验中心,5个集团公司试验基地,3个省重点实验室、5个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28个油田科研重点实验室;抓人才队伍,激发科技创新潜能。深化科研单位技术人员双序列改革,建立“人才+项目”机制,实施全过程激励。
二是聚焦制约发展难题,加大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力度。规模增储技术取得重要突破。提高了薄层及“甜点”的识别能力,揭示了深层断陷盆地致密气成藏机制和分布规律,SDP系列超深射孔器穿深指标实现质的飞跃,连续油管水力喷射环空加砂压裂技术达到国内领先水平。提高采收率技术不断完善发展。攻克了特高含水后期水驱精准挖潜技术,发展了聚合物驱提质增效技术,攻关了复合驱降本增效技术,研究储备了聚驱后提高采收率技术,创新外围特低渗透扶杨油层二氧化碳驱油提高采收率技术。信息化技术实现快速发展。探索推广“集中监控、无人值守”模式,全油田63%的大型站场、72%的热力站、95%的老区变电站,率先实现这一功能。
三是完善管理体制机制,进一步增强科技创新动力活力。大庆油田大力推进科研管理机制创新,健全完善激励约束政策,努力营造多出成果、快出成果、出大成果的研发环境。一是坚持“三个突出”。突出业务主导,严格选题立项;突出重大核心技术攻关,进一步优化资源配置;突出机制创新,推行市场化、开放式研发模式,加大激励约束力度,有效调动了科技人员的积极性。二是坚持“三个一体化”。实施国家、集团项目与油田公司支撑课题三级项目攻关一体化,实施勘探开发攻关一体化,实施研产用一体化,创造产值123亿元,团队攻关能力有效提升。三是坚持“三个控制”。实行“旬、月、季、年”关键节点控制,强化经费使用控制,深化过程合规控制,科技管理水平不断提升。
大庆油田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当好标杆旗帜为根本遵循,强化创新驱动,加强成熟配套技术的规模化推广,加大“卡脖子”技术自主研发力度,推进重大开发试验攻关,努力实现核心技术的革命性突破,为中国石油创建世界一流示范企业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实施大科技工程打造创新引擎为油田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劲支撑
□新疆油田分公司
党的十八大以来,新疆油田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全面落实集团公司科技创新部署,深入实施“大科技”工程,加快构建科技大联合体系,攻关突破,为油田规模增储上产注入了强劲动能,使一个开发建设60多年的老油田步入了加快发展的新阶段。
坚持内引外联,集成科研力量,构建“大科技”创新体系。新疆油田强化科技创新在“油公司”的核心地位和战略支撑作用,集中一切有利于科技创新的资源,建立了以4个直属研究院、26个基层研究所为主体,7个战略合作伙伴为支撑,石油高校等社会科研力量为辅助的一体化攻关组织模式,科研队伍规模超过4500人,有力支撑了油田创新发展。强化直属研究院建设,根据油田业务特点、面临的瓶颈难题和加快发展需要,整合油田科研力量,新组建工程技术、实验检测、信息技术研究院。
加强基层研究队伍建设,配强采油气单位油藏评价和产能建设研究力量,下放研究、实施管理权限,充分调动了基层滚动增储建产的积极性。建立开放共享科研平台,深化与勘探总院、东方物探石油高校等战略合作,在应用基础研究、前沿技术攻关上深度融合、联合攻关,形成了协同创新倍增效应。
坚持以人为本,强化“人人皆可创新、创新惠及人人”的理念,完善体制机制,激发创新创效活力。一是推进“放管服”改革,去除科研工作中的“繁文缛节”,让科研人员集中精力搞研究,倡导开放、包容、合作、共蠃理念,建立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容错机制,打造便捷舒适、潜心研究的工作环境,营造了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良好氛围。二是加大科研奖励力度,提高奖励精准度,设置重大油气发现奖,持续完善配套奖励政策,鼓励一线员工创新创效。三是加强科技人才培养,选聘一级工程师及以上技术专家91人,承担重大项目和重点课题,领衔攻关“卡脖子”技术,拓宽科技人才成长通道,形成了专家潜心研究、成果不断涌现的生动局面,科技创新活力竞相迸发。坚持战略引领,突出重大项目,突破关键技术瓶颈。聚焦盆地凹陷区、页岩油、南缘前陆、北疆石炭系等重大战略领域,依托国家示范工程、集团公司等重大科技专项,攻关形成了一批行业领先的主导技术和特色技术,有力支撑了油田规模增储、效益上产。一是创新勘探理论技术,在国际上率先创立凹陷区砾岩油藏勘探理论技术体系,指导发现了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整装砾岩油田——玛湖特大型油田,创新发展中高成熟度陆相页岩油勘探理论技术,发现了十亿吨级吉木萨尔页岩油。
二是突破开发瓶颈技术,树牢“提高采收率无极限”的理念,持续强化“二三结合”“水平井+体积压裂”等重大开发试验攻关,大力推广应用带压作业、连续油管等“四新”技术,攻克浅层稠油开发等世界级技术难题,公司原油产量实现连续17年千万吨以上稳产上产。
三是深化信息技术应用,始终把信息化作为主营业务来抓,2008年率先建成我国首个数字油田。2010年全面启动智能油田建设,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新技术研发应用加快推进,2016年,数字油田成为行业中首个入选国家智能制造试点示范项目。
坚持创新驱动发展加快主业转型升级
□吉林石化分公司
“十三五”以来,吉林石化坚持把创新作为第一动力,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坚持“盘活存量、做优增量、提高质量”,每年开展“十大”技术改造项目、“十大”科技瓶颈攻关、“十大”新产品开发,不断推进科技成果转化、应用。三年来,累计科研投入6.6亿元,取得科研成果134项,申请专利199项、授权67项,有力地促进了企业可持续盈利和高质量稳健发展。
坚持面向生产发展,持续开展科技创新。一是坚持以科技为引领,加快推进转型升级。瞄准行业发展趋势,精心谋划结构调整和转型发展,促进炼化业务由“燃料型”向“化工型”转变。二是持续开展科技瓶颈攻关,提升装置技术水平。组织开展瓶颈突破29项,破除73个装置技术瓶颈,提高了装置技术水平、产量创效能力。开展主导产品质量攻关,ABS产品质量达到国内一流,成为国内知名白色家电企业重要原料供应商。三是组织新产品开发,增强市场竞争优势。坚持高端化、差别化战略,以市场为导向,研究开发特色化工产品、高附加值产品,开展新产品开发工作,24个新产品实现批量生产,保持了吉化ABS、聚乙烯等优势产品的市场地位。四是注重利用技术进步,促进安全绿色生产。研究利用新工艺、新技术,以及新一代DS等信息化手段,组织实施隐患治理、污染减排、节能节水等项目,提高安全清洁生产水平。五是深入开展专项研究,突破关键核心技术。三年来,承担集团公司级项目20项,其中重大科技专项1项,重大工业化试验2项。六是推进科技成果转化,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加快成套技术产业化进程,建成、完善工业化装置7套,实现产业化10项,形成了新的效益增长点。
不断完善体制机制,努力营造良好创新环境。一是健全科研开发体系,搭建科技创新平台。构建协同研发体系,实行厂院交流机制,以研发机构为主体,发挥工厂成果转化作用,推进产销研一体化协同创新。二是探索科研激励机制,营造科技创新氛围。实行项目例会制度,把握工作方向,及时解决问题。健全考核奖惩机制,实行项目负责制、风险抵押制,试行科技项目奖励办法,奖励达到预期目标、取得重要突破和阶段性成果的项目。三是加大科研队伍建设,提升整体研发水平。突出抓好创新型领军人才、钻研型技术人才、复合型多能人才的挖掘和培养。四是持续完善试验平台,增强科研开发实力。
我们深切体会到科技创新是企业发展的不竭动力,更是老企业推进转型升级、提升质量效益、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一方面,生产经营始终是科技创新的主战场,真正做到科研与生产、科研与市场融为一体,才能使科技成果迅速转化为生产力。另一方面,人才始终是推进科技创新的根本基础,要改进科技人员培养模式,充分发挥专家和骨干人员的引领作用,激发人的创造力。
此外,健全完善的科研体系始终是重要保障,要加强顶层设计,加大投入支持力度,加快完善以科研开发、技术攻关、人才培养为基本内容的科研管理体系。
大力实施创新优先战略加快世界一流地球物理技术服务公司建设
□东方地球物理勘探有限责任公司
“十三五”以来,东方物探认真贯彻落实集团公司创新战略,坚持把科技创新放在优先位置,着力突破“卡脖子”技术和关键适用技术,全面提升找油找气服务保障能力,国际竞争力和话语权显著提高,销售收入连续四年保持全球物探行业首位。
一是聚焦物探前沿,打造核心技术利器。东方物探立足自主研发,打造核心软件。已形成覆盖物探全领域的13大软件系列。GeoEast软件已实现了对外国主流软件的有效替代,成为找油找气和进军国际的尖兵利器。立足合资合作,打造核心硬件。加强与国际技术服务公司和国内外高校合作,加快研制出12大自主物探装备系列;成功并购美国物探公司装备研发板块,最新研制的G3iHD大型地震仪器,整体性能达到国际领先水平。正是一大批技术利器的成功研发,打破了国外技术封锁,改变了全球物探行业竞争格局,走出了一条依靠创新驱动的发展之路。
二是聚焦找油找气,提升技术服务能力。东方物探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大力提升国内勘探开发力度,努力保障国家能源安全的重要批示精神,把油气勘探突破作为技术创新动力之源,全力服务集团公司打好打赢勘探开发进攻仗。
公司创新靠前技术服务体系。紧密围绕国内外油气勘探需求,国内建立了16个靠前科研机构、海外建立18个处理解释中心,近3000余名科研人员常年坚守在油田一线开展技术攻关。创新“两宽一高”技术特色。瞄准油公司技术需求,基于自主装备、软件基础上集成创新形成的“两宽一高”勘探技术,为国内油田勘探开发突破提供了有力支撑,也为海外合作区实现多点突破提供了重要保障。
创新一体化技术服务链条。积极推动勘探向开发,常规勘探向非常规勘探延伸,扩展技术服务领域。研发形成井中地震技术系列,为提高复杂油气藏描述精度和储层钻遇率发挥了重要作用。
三是聚焦国际发展,构筑技术竞争优势。东方物探构建全球研发体系。完善了“一个整体、三个层次”的科研创新体系,健全开放式研发平台,有效提升了研发能力,增强了全产业链协同效应。放眼全球招揽人才。形成了院士、国聘专家、公司首席技术专家领衔的8100多名科技人才队伍,为公司高质量发展夯实了坚实基础。构建了全球市场格局。我们以技术创新为先导,加快国际高端市场布局。在陆上采集市场奠定了中东陆上市场的优势地位;在海上采集市场成为全球作业实力最强的OBN勘探公司;率先建成全球第一支数字化地震队;加快信息业务走出去步伐,在资料处理市场,以优质的服务在高端处理市场站稳了脚跟。
只有牵住科技创新的牛鼻子,打造独特的“撒手锏”技术,才能抢抓进军国际高端市场的先机。我们先后建成中东、北非、拉美等7大规模生产基地,业务范围拓展到全球5大洲73个国家的270多家油公司。特别是成功中标ADNOC公司价值16亿美元的全球最大三维地震项目,在物探行业引起巨大反响。公司行业影响力、核心竞争力显著增强,正在走进世界物探舞台中央。
不忘初心使命牢记职责定位为公司高质量发展提供强有力科技支撑
□勘探开发研究院
“十三五”以来,勘探开发研究院牢记科技兴油使命,围绕原油稳产和天然气上产,全力以赴推动创新战略实施,助力打赢勘探开发进攻仗,为公司理论技术创新和生产服务创效做出新贡献。
谋定发展方向,优化科研组织,大力实施创新战略。提出“123345”创新战略,围绕五大领域,制定科技发展五年规划和十年愿景,重构五大业务板块,瞄准公司需求,推动优势力量向重点方向、核心业务和关键环节聚拢发力。扎实抓好科研生产组织,强化以“三要三不要”为核心的目标管理,努力培育要有实物工作量支撑、要自己独立完成和油田认可、要有技术含金量的成果,不要没有工作量支撑的汇总成果、不要从兄弟单位舶来的成果、不要炒冷饭式的陈旧成果,引导各研究所回归建所宗旨和优势,瞄准有限目标,抓理论技术研发,培植重大成果。实施以“五交六知”为核心的过程管理,加快领军人才培养,提高研发含金量和成功率,让重大成果在培育中长成。
围绕长远战略,做高决策参谋,积极构建高端智库。组建国家油气战略研究中心,参与公司“十三五”上游业务和科技发展规划编制,提出年度勘探开发部署方案和优化建议。打造服务公司决策特色品牌,精心编报189期《决策参考》,其中30期被国家部委采纳,21期获公司党组成员批示。有关应对石油、天然气对外依存度增长的意见和建议获国家领导人批示。
瞄准基础前沿,做深应用创新,推动理论技术换代发展。牵头承担国家油气重大专项18个项目、公司级重大科技专项17个项目和24个公司基础科研课题任务,自筹经费设立37项院级超前基础研究,发展深层油气成藏理论,引领老油田二次开发理论技术创新发展,研发出一批特色软件,研制了一批全新产品,有效支撑公司上游业务健康发展。二是持续推进5个国家级和17个公司级重点实验室建设,加强16个重点学科和28个研究方向的建设发展,加快相关实验室建设,成立创容小组,厚植长远发展优势。近三年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二等奖4项,中国专利金奖1项;获公司科技进步奖43项,其中特等奖6项;获其他省部级科技奖98项。
聚焦重大需求,做实生产服务,助力打赢勘探开发进攻仗。强化战略接替领域研究,坚持在“三大盲区”做研究,近三年与油田合作推荐上钻的高探1、中秋1、永探1、隆平1、沙探1等一批风险井获得战略发现。靠前成立四个盆地研究中心,在四川、鄂尔多斯和塔里木盆地有力推动快速建产和高效开发。全力支撑海外业务优质高效发展,构建全院一体化海外技术支持体系。与中东公司共建迪拜和阿布扎比靠前技术中心,支撑中石油成功获得NEB资产群领导者,为公司“做大中东”提供有力技术保障。
笃行“人才立院”,做优队伍建设,人才成长明显提速。加强高端领军人オ培养,新增2名院士,7名教授入选石油科学家培育计划。实施“双序列”职级体系,选聘17名一级专家、63名二级专家,在重点学科建设、重大成果形成和青年人才培养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强化青年人才培养,把青年骨干和青年专家放到重要位置,担任重大项目负责人,每年选派一批青年到国外学习,为无行政职务且技术业绩突出的科研人员晋升职称。勘探院将把科技创新作为支撑公司高质量发展的第一动力,在建设世界一流示范企业的征程中做出更大贡献。
着重创新驱动激发动力活力打造国内领先比肩国际工程技术研究院
□工程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十三五”以来,特别是2017年底重组整合以来,工程院坚决贯彻党组决策部署,大力推技术创新,探索模式创新,谋化管理创新,取得丰硕成果,为集团公司科技创新添加动力。
大力推进技术创新,践行重大高端科技研发新使命。着重特色核心技术研发体系和平台建设,构建以院本部为主体、以休斯敦中心和中东技术支持中心为两翼的“一体两翼”研发格局。统筹中美两种研发资源,围绕“深、低、非、老”等油气领域“四提”难题,明确了以智能钻井等为主体的研发方向。
坚持开放合作共享,推进实验室建设,建设工程技术实验平台和内部一体化研发平台,搭建系统内外开放共享的研发平台。坚持自主原始创新,打造核心技术利器,确定18项基础机理研究目标,重点攻关指向式旋转导向工具等14项“卡脖子”技术,自筹经费推动核心技术体系建设。近年来形成了以深井超深井和页岩气钻完井等5大系列、12项特色技术为代表的技术体系,连续五年获得中石油十大科技进展。重大装备工具方面,顶驱、连续管作业机全部实现系列化、国产化替代,分别获集团公司2016年度、2018年度十大科技进展及集团公司2017年、2018年集团公司科技进步一等奖,12项高端技术研发取得实质性突破。
积极探索模式创新,彰显重点领域参谋支持新担当。整合国内外资讯研究模式,提交战略发展规划和决策参谋方案及专业回顾性梳理与发展建议报告、研究专报、专题简报等,为总部决策提供高端支持。构建中外一体化管控模式,为集团公司海外技术布局提供样板支持,快速推进“一院两地、一院两制”深度融合,在休斯敦中心建立一整套符合国际惯例的科技研发、风险防控和人力资源管理体系,放大整合效应。建立一体化组织运行模式,为重点区域提供靠前支持,建立以国内重点地区和海外中东地区为核心的“3+1”技术支持布局,加强重点区域的技术支持,创造重点深井创造施工纪录和小二开井身结构68天最短完井周期纪录,多项研究成果被NEB资产组写入5年商业计划。建设远程信息化共享模式,为井简工程提供决策支持,着手研究集数字化油田建设系统,建立集井下随钻测量系统、解释分析软件于一体的优化钻完井技术体系,强化RTOC功能建设,全面推进集团“钻井实时作业中心系统”项目建设。
系统谋划管理创新,激发科技体制机制改革新活力。建立全生命周期的科研管理机制,实现项目成果可追溯、可复制、可传承。建立引才育才用才的人才培养机制,坚持分类管理、分级评价,开展3年矩阵式培训,推进战略性人才、专家型人才、领军型人才、青年科研骨干“四类一体”建设。
建立精准激励的薪酬分配机制,对优秀科研团队和领军人才进行集中表彰。建立创新驱动的成果转化机制,搭建“3+2”大产业体系,建立科技创新创效机制,实行模拟法人全成本核算、项目收益分红精准激励,公开竞聘项目经理,激发科研人员创新活力。下一步,工程院将加大科技创新力度,主动作为,有效利用研发资源优势,为集团公司创建世界一流示范企业和高质量发展做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