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设备网讯 近日,一口沉睡近8年的油井GO6-41-473井重获新生,日产油4.6吨,像一朵迎春花,为疫情期间的孤东油田带来了春的消息。
2020年,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阻挡了大家出行的脚步,却阻挡不了胜利油田孤东采油厂原油生产的节奏。针对孤东油田开发多年、措施潜力小、稳产难度大的实际,采油厂优化工艺技术组合,握指成拳,精准发力,使老油田重现青春活力。
氮气泡沫调剖+稳泡封堵工艺让低产井变身高产井
红柳垦92X27C井是孤东采油厂的一口低产井,经过两轮次氮气泡沫调剖后,日产油下降至0.4吨,含水上升到了 96.1% 。去年底,孤东工艺所油田化学室主任王东带领技术人员试验对该井实施“氮气泡沫+冻胶”调剖。措施开井后,该井峰值日产油达到9.3吨,目前稳定在7.8吨,含水76.5%,增油效果显著。
稠油对热量和温度具有极强的敏感性,随着蒸汽吞吐轮次增加,地层压力下降,从而带来地层边底水入侵加剧和地下存水增加的问题,高含水稠油井日趋增多。近年来,孤东厂逐步加大氮气泡沫调整吸汽剖面的工作力度,收到显著效果。
细心的技术人员在现场中发现,单一的氮气泡沫调整注汽剖面,效果随着次数增加而逐渐变差,周期产油递减10-20%。室内试验表明,单一的氮气泡沫强度较低,如何进一步提高强度至关重要。工艺所科研人员不断试验筛选,研制了无机类固体稳泡颗粒和泡沫凝胶两个封堵体系,封堵强度提高30%,形成了满足不同调整需求的氮气泡沫调剖增效技术组合。
稠油井红柳92X51井5轮注汽后一直高含水生产,长期维持在2吨左右的低产状态。针对此,工艺技术人员为其量身打造了“氮气伴注泡沫剂+稳泡剂”的调剖稳泡工艺方案。措施开井后,该井日增油6.3吨,从低产井摇身变成了高产井。
高效深度解堵+大排量充填防砂工艺助力侧钻井高产
侧钻井是老油田提高采收率的有效技术手段,但随着侧钻井技术的广泛应用,一系列问题也随之而来。一方面,侧钻过程中储层污染;另一方面,井眼变小后防砂难度增加。如何做好侧钻井的解堵和防砂,成为摆在科研人员面前的难题。
为解决泥浆堵塞地层、储层污染问题,有效恢复井筒附近地层渗透性,孤东厂工艺技术人员从实现深部溶蚀和近井清除入手,确立了溶、疏、排结合的工艺思路。经过反复实验,研制了新型侧钻井高效解堵体系。在原有酸化液的基础上添加新型缓速酸,优选降解剂,增加了对粘土的溶蚀率。同时,添加强排助排剂,采用新型肋排体系,就像身体上挂满气球一样,将溶蚀后的泥浆、岩屑带出来。解堵后,渗透率恢复率达100%。
侧钻井井筒较小,现有的工具流通截面小,承压性能差,高压施工时安全系数低。机械防砂后留井通径小,后期处理难度大。采油厂工艺技术人员打破常规设计,研制小直径大排量充填工具系统,使小直径工具也具有较大的砂浆流动通道和可靠的管柱锚定性能。同时,对针对不同尺寸非标套管井,设计了无锚定工具,并配套防砂管柱的优化设计,形成了一套较为完善的侧钻井大排量充填防砂技术。
孤东6-22C403井侧钻后套管内径82.3毫米,常规防砂工具难以满足生产需求,化学防砂周期短失效快,一直处于长停状态。技术人员采用研制的D76毫米小直径充填工具,悬挂无接箍割缝管防砂。开井后,该井日产液6.4吨,日产油2.9吨,实现长停井恢复。
据统计,去年以来,侧钻井防砂工艺已在孤东油田60余口井上应用,累计增油4万余吨。
“调堵疏”一体化堵水技术巧解水平井水淹难题
GOGD2P16井是孤东油田的一口水平井,2018年7月投产。该井初期产量较好,随着边水的推进,含水持续升高,达到99.2%,日产油仅0.3吨,治理边底水成为了当务之急。
然而,原有的单一堵水技术虽然封堵效果较好,但是剩余油难以启动,造成堵后液量下降但是油量没有上升。同时,油井井下多采用绕丝等防砂管柱,堵水用聚合物冻胶堵剂粘度较大,易将绕丝污染导致堵后供液差。
找到了问题,就有了攻坚的方向。在注水工艺主管师耿鲁营的带领下,对存在问题逐一进行研究解决,将水窜通道的封堵和剩余油启动、防砂管柱的疏通解堵有机结合,形成了“调堵疏”一体化堵水技术,由弱到强注入多级聚合物冻胶封堵段塞,保证堵剂进入油层深部。之后,利用微观油水调控剂大幅提高油相渗透率,强化堵后剩余油有效启动。对近井采用解聚剂,化学解堵绕丝筛管外围堵剂残留,避免油层污染,保证堵后有效供液。
去年9月,技术人员利用“调堵疏”一体化堵水技术成功解决了GOGD2P16井水淹问题。措施开井后,该井高峰期日增油6吨,含水下降28%。截至目前,已累计增油698吨。
(尹永华 郭巧玲 姜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