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5年10月29日,1219青年钻井队“天当被、地当床,安下心、扎下根,不出油、不死心”的铮铮誓言回响天际,随着克一号井喷油,新中国第一个大油田克拉玛依油田横空出世,为百业待兴、亟须能源工业支撑的新中国提供了源源不断的新鲜血液。到1960年,克拉玛依油田原油产量达到166万吨,占当年全国原油产量的40%,成为新中国石油工业的中流砥柱。
2002年,新疆油田公司原油年产突破1000万吨,成为中国西部第一个千万吨大油田,并保持千万吨以上18年持续稳产。
进入新时代,随着玛湖、吉木萨尔两个10亿吨级大油区的发现,新疆油田步入了发展快车道。
斗转星移。在“不出油、不死心”精神的感召和引领下,一代代石油人怀着“我为祖国献石油”的坚定信念和报国情怀,扎根茫茫碱滩,转战天山南北,鏖战沙漠戈壁,在祖国边陲开展了艰苦卓绝的找油找气工作,创造了一部产业报国的光辉历史,并传承和形成了“爱国奉献、艰苦创业、民族团结、求真务实、追求卓越”的克拉玛依精神。(宋鹏)
克一号井
克一号井井位。克拉玛依一号井位于克拉玛依二西区西南部,1955年7月6日开钻,同年10月29日完钻。
该井由独山子钻井处1219青年钻井队承钻。这支队伍由8个民族的青年工人组成。当时克拉玛依条件十分艰苦,茫茫戈壁,荒无人烟。钻井队员们战胜了各种各样难以想象的困难,经过115天顽强拼搏,使沉睡了几千年的黑油山喷出了滚滚油流。1955年11月26日,新华社报道了一号井出油的消息,向全世界宣告了新中国第一个油田——克拉玛依油田的诞生。
尽管离开克一号井已有多年,新疆油田采油一厂第一采油作业区退休员工胡德海说:
“克一号井精神激励我一直前行”
1981年7月,20岁刚出头的胡德海分配到新疆油田采油一厂第一采油作业区管理克一号井的采油六队15号站。如今,已经退休的胡德海对那段工作经历依旧记忆犹新:“克一号井是我工作生涯的起点,也是我心中神圣的工作岗位。”
当年,作为15号站的管井者和班长,胡德海非常了解克一号井的历史、井况、产量等情况。在与克一号井朝夕相处的4年中,他精心管理着克一号井,每天巡检、擦拭、检查,就像对家人般呵护。
每天清晨,走出15号站,胡德海就能远远望见克一号井纪念碑,心中时常涌动着对老一辈石油人的敬意与感动。直到现在,他依然清晰记得当年克一号井的碑文。
克一号井对克拉玛依有着特殊的意义,它不仅铭刻着老一辈石油人艰苦奋斗的历程,更见证了他们自强不息的足迹。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采油工的工作是相当艰苦的,住的是地窝子,啃的是粗粮,吃住在井上更是常态,一条毛毡就能席地而睡;没有机械化设备,干活靠人拉肩扛,冬天取暖的火墙是工人们自己动手打土块垒起来的,石油工人“有条件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的吃苦耐劳精神,是那个时代最可贵的精神财富和印记。
1985年,因为工作需要,胡德海告别了克一号井的工作岗位。但在克一号井的工作经历,却成为他一生引以为豪的精神财富。之后,爱好音乐创作的他,以克一号井的工作经历为素材和源泉,创作了歌颂开发克一号井的歌曲《三十六个好汉》,用艺术作品的方式讲述着克一号井精神。
尽管离开克一号井岗位已有多年,胡德海说:“无论我走到哪里,始终铭记克一号井精神。克一号井精神激励我一直前行。”
回想起自己与克一号井的那段“缘分”,仿佛就在昨天。新疆油田采油一厂第一采油作业区退休员工李清莲说:
“我们要将克一号井精神传承下去”
克拉玛依油田克一号井投产以来,一直由新疆油田采油一厂管理。在克一号井生产的58年里,石油人倾注了太多的热情和责任,让原油源源不断采出,为国家建设添砖加瓦。
已退休的新疆油田采油一厂第一采油作业区老班长李清莲谈起克一号井时,依然饶有兴趣,仿佛像发生在昨天。当时,管理克一号井的采油六队是采油一厂的金牌队,班组基础工作要求非常严格。有一次,一向出油比较正常的克一号井好像闹起情绪,油压落零,井口取不出油样。几天后,李清莲和同事接到地质组通知:克一号井关井停产。
即使关井了,李清莲还像正常井管理那样,按时巡井。同事们提醒说:“克一号井长期关井了,咱们就按长关井规定巡井,没必要天天去。”
可李清莲不甘心,觉得不能就这么让克一号井“长眠”了。所以,她每天依然像往常一样,走到克一号井看压力、查油嘴,还把井口采油树擦得锃亮。有一天巡检时,当她的目光落到克一号井的套压表时,突然发现套压表的指针稍稍翘起来,再静静听,好像从井底发出哗哗哗的声音。确定声音是从井底发出后,她急忙打开放空考克,有一小股天然气从取样器排出。
这个发现,让李清莲兴奋不已。第二天,她早早赶到井口,看套压比前一天回升了些,井口的气量也大了许多。这个变化让李清莲决定对克一号井进行替喷作业,取出油嘴,再缓慢开启油管闸门,果然有一小股油液从井口缓缓流出。第三天,她又继续实施替喷,情况一天比一天好,油、套压已稳步回升。
作为一名退休的老石油,李清莲说:“无论在哪个时代,克一号井精神都不能丢,我们要将这精神一代代传承下去,让它不断生根发芽,生生不息。”
作为新疆油田采油一厂油田地质研究所评价产能建设室的一名青年地质研究人员,许鹏说:
“年轻的我们要牢记肩上的使命”
2014年,大学毕业的90后许鹏分配到采油一厂第一采油作业区实习,当时正赶上作业区开展“追溯记忆,振奋精神,续写篇章”主题活动,活动主要是通过追忆历史,挖掘老一辈石油工人光辉灿烂的创业历程,振奋干部员工的精神。而克一号井的故事就是采访内容之一。
当时,许鹏有幸和同事们一起走进老石油家中,近距离倾听他们追忆和讲述那个年代的石油故事和克一号井精神。听着石油前辈们的回忆,许鹏没有想到当年的工作条件和环境是如此艰苦和恶劣。上班坐的是风吹雨淋的敞篷车、盖房子自己打土块、自给自足种瓜果蔬菜,会战起来几天都不回家,没有宿舍就睡在戈壁滩,这一切都让许鹏无法想象。他颇有感触地说:“克一号井给老一辈石油人留下太多的记忆。通过他们的讲述,使自己对‘艰苦奋斗、自力更生’这8个字的认知从抽象到具体,从具体到形象,如今已深深烙在心底。”
现在,作为采油一厂油田地质研究所评价产能建设室的青年地质研究人员,许鹏刻苦学习,经过磨炼,在工作中已经能独当一面。
他说:“年轻的我们要牢记肩上的使命,只要一心只想着产量,一心只为了工作,无论困难多大,都阻挡不了为油而战的那颗心。作为第四代石油接班人,我们要接过老一辈石油人手中的接力棒,追寻着他们的足迹,传承和发扬老一辈石油人的优良传统,带着他们留给我们的克一号井精神,铭记这宝贵的精神财富,勇敢坚定地走下去。”
193井
193井生产区。193井位于准噶尔盆地西北边缘,白碱滩地区克乌逆掩断裂带下盘,八区克下组油藏。
1958年4月8日,被誉为“青年先进钻井队”的3254钻井队负责钻探193井,在钻井过程中,月钻速达到2627米,摘下了“月上双千”的桂冠。1958年8月29日,193井完钻,日产原油260吨,是新中国第一口日产原油上百吨的高产井,被石油人称为“王牌井、英雄井”。
193井在石油人的精心管理下,顽强喷涌近61年,累计产油56.5万吨。
回想这些年走过的路,新疆油田采油二厂油田地质研究所副所长邱争科说:
“它支撑我攻克一道道难关”
2005年7月,邱争科从西南石油学院勘察技术与工程专业毕业,分配到采油二厂的第一堂入厂教育就在193井,老一辈石油人“安下心、扎下根,不出油、不死心”的豪情壮志感染了现场的每一个人。实习结束后,他被分配到采油二厂油田地质研究所管理室修井岗工作。当知道修井岗接触的是修井设计、运行、监督和结算方面的知识,与所学专业相差太远时,邱争科懵了。
但邱争科想,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从此,他白天努力工作,不懂就虚心向前辈请教;晚上便一头扎进书海,查资料、读井史、看实例。邱争科的业务水平突飞猛进,端正的工作作风也得到了认可。2008年5月,邱争科被调入油田地质研究所油藏评价室工作。
评价室从事的是产能方案编制与跟踪、油藏评价、滚动勘探及储量计算等工作,要求科研人员在工作中要有敏锐的洞察能力和丰富的实践经验。这对邱争科来说又是一道难关。面对困难,邱争科没有气馁。他把评价室的所有同事都当成师傅,不懂就问,从不会干活到抢着干活。
地震解释技术在各油田的滚动勘探开发进程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是科研人员开展研究的重要工具。邱争科深知掌握这项技术的重要性。他虚心向老师傅学习,勤于钻研,挤出一切可利用的时间对各种软件进行摸索,边学边干,没用多久就熟练掌握多种地震解释及油藏描述软件的应用。
付出终有回报。总经理嘉奖、厂长嘉奖、厂级优秀科技工作者、厂级优秀共产党员、“敬业奉献好人”、17项公司和厂级科研项目成果奖、8篇核心期刊及省部级会议论文……鲜花和掌声伴随着邱争科。
回想起自己这些年走过的路,邱争科说:“忘不了入厂教育的第一课——193井精神,它支撑我攻克一道道难关。”
每次巡检,新疆油田采油二厂第三采油作业区巡检班班长王庆新都要仔细检查193井。他说:
“我有责任把这口英雄井照看好”
12月9日上午,新疆油田采油二厂第三采油作业区巡检班班长王庆新正在193井巡检,熟练检查着每一个阀门和压力表。
王庆新是193井的第11任班长。他说:“不管到啥时候,我们都会精心照顾193井,守护好这口英雄井,争取让它活到100岁。”
无论严寒酷暑,巡检班都要仔细检查这口英雄井,因为距离它完钻自喷到现在已经过去61年了,创造了采油史上的奇迹。
193井至今仍在出油,除了得益于自身的条件外,更得益于精益管理和先进技术。1979年至今,采油二厂科技人员针对193井的特性,制定了一系列措施,确保193井持续出油。
2006年秋天,正是油井返蜡的季节,员工王卫红在巡检中发现193井的回压高,同时马上汇报给班长王庆新。经过检查后,发现193井管线堵塞,王庆新立即汇报队部生产监督组负责人,负责人说:“必须马上解堵。”
不一会,化清车、泵车等全部到位开始对管线进行扫线。在施工过程中,王庆新一再要求动作不要太大,要小心,因为这不是一口普通的井,不能把地面挖的到处坑洼,会加大清蜡的难度。
施工人员首先在离井口2米的距离挖开,将管子切开、泵车打压、再焊上,再隔2米挖开,就这样,一直干到当天23时。施工人员说:“这活干得畏首畏尾,要是放开了干,早就干完了。”“这不是193井嘛,它代表了我们石油人的精神,干活要精细。”王庆新笑着说。
作为与这口井“亲密”接触的人,王庆新说:“我有责任把这口英雄井照看好、守护好。”
每当有新学员培训,新疆油田采油二厂技能专家朱安江就会把英雄193井的事迹讲给每一位学员听。他说:
“193井值得每一个人铭记”
直到现在,每当工作遇到压力或者困难时,朱安江便会来到193井旁,听着管道内轰隆隆的声响,他就会有源源不断的动力。
朱安江1989年来到采油二厂工作,那时他只是采油队的普通采油工人。
“爸、妈,我工作很好,你们放心,我在193井工作。”刚参加工作的朱安江在电话里就自豪地对身在塔城的父母说自己工作的事。
1990年,参加工作刚1年的朱安江有一次在上班途中,发现193井周围布满彩旗。询问后得知,这是来自全国各地的石油工人在193井举行石油行业的青工比赛。当时震撼的比赛场面就像是奥林匹克运动会,朱安江从那时候开始有了参加比赛的想法。自1992年以来,朱安江以参赛选手、裁判、教练的不同身份参与了油田公司及集团公司两级采油职业技能竞赛的所有赛事,两次带徒取得团体优胜奖,所带徒弟多人成长为新疆油田公司和中国石油集团技能专家。
荣誉满满的朱安江并没有因此停止自己的脚步。此后,他的技能专家工作室还获得自治区职工(劳模)创新工作室命名,2015年他还荣获自治区劳动模范荣誉称号。
“现在从事教育培训工作,每当有新学员培训,我就会把英雄193井的事迹讲给每一位学员听,193井值得每一个人铭记。”朱安江说。
感言
1992年我很幸运地分配到了采油一厂第一采油作业区工作。作业区开发已近50年,辖区内有克拉玛依一号井。我听着克一号井的故事成长,感受着老石油们战天斗地的精神,渐渐成为一名合格的采油工。我也愿为新疆油田更美好的未来,奉献我的青春年华。——新疆油田采油一厂员工孙美多
我是新疆油田的第三代石油人,身边老一辈石油人给我们讲述克一号井的历史和精神。当年石油前辈们在草不生、鸟不飞的大漠戈壁上抛洒热血和汗水,只为支援祖国建设,摘掉新中国贫油的帽子。如今,作为新一代石油人,我们会继续继承和发扬这种无私奉献、坚韧不拔的克一号井精神,并且赋予它新的时代内涵,使其永远传承下去。——新疆油田采油一厂员工许洁
克一号井是克拉玛依油田诞生的第一口井。这里铭刻着石油人艰苦奋斗的历程,见证着石油人自强不息的足迹。克一号井对于我而言,有着很深的情缘,我虽然不是它的管井人,但是在它出油的日子里,我曾是它的解说员。工作30年来,我一直在这里,深深地爱着它。如今的克一号井已成为克拉玛依的标志性建筑和景点,它的精神就像主题雕塑一样永远在那里屹立不倒,永远焕发着生机与活力。——新疆油田采油一厂员工周克兰
2007年,193井被授予中国石油集团石油精神教育基地。多年来,接待了数万人前来参观交流。作为讲解员,每一场讲解除了讲述193井的光辉历史,更重要的是让大家感受这座英雄井的风采和魅力,汲取193井艰苦奋斗、无私奉献、自强不息的石油精神,使193井成为永不磨灭的时代记忆。——新疆油田采油二厂第三采油作业区员工周燕
2009年,大学毕业来到采油二厂后,我第一次来到193井。作为新中国第一口日产超百吨的高产井,它身上肩负着沉甸甸的使命。至今,它依旧在不断自喷,顽强生产。我也会坚守岗位,为石油事业贡献我的力量。——新疆油田采油二厂油田地质研究所评价室主任李婷
(撰文:宋鹏 刘奕汝 张利美 王涛 周克兰 图片提供:新疆油田记者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