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达木盆地 高原“聚宝盆”的维度与纵深

   2022-12-18 石油设备网Tianlai3960
核心提示:【柴达木盆地】地理位置:青藏高原北部,南依昆仑山、东接祁连山、北靠阿尔金山盆地面积:25万平方千米平均海拔:2950米含油气层

【柴达木盆地】

地理位置:青藏高原北部,南依昆仑山、东接祁连山、北靠阿尔金山

盆地面积:25万平方千米

平均海拔:2950米

含油气层系:主要集中在中生界和新生界,已发现柴西古近系新近系、

三湖第四系、柴北缘侏罗系三大含油气系统

成藏模式:富烃凹陷古构造成藏模式

源外古隆起—古斜坡成藏模式

源上晚期构造成藏模式

富烃凹陷周缘斜坡源内致密油—岩性油藏成藏模式

油气企业:中国石油青海油田

柴达木盆地空旷,荒凉。油气生产一线平均海拔近3000米,空气中的含氧量是内地的70%,气候干燥,风沙肆虐,高寒缺氧。正因如此,这里有“生命禁区”之称。

柴达木盆地油气资源量达70亿吨,但石油探明率仅19%,天然气探明率仅13%,分别比中国石油总探明率低18个和5个百分点,仍处于勘探早期,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正因如此,这里也有“聚宝盆”的美誉。

“幸福是奋斗出来的。”是的,60多年的辛勤耕耘,青海油田在柴达木留下了奋斗者的足迹,为亘古蛮荒的戈壁滩注入了新的活力。

辩证勘探 科技突破夺油气

柴达木盆地是公认的世界上最复杂的含油气盆地之一。60多年的勘探实践证实,这里既有广阔的勘探潜力,又有复杂的地质难点。

为此,青海油田始终坚持实施“勘探辩证法”找油、找气理念,紧盯制约油气勘探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技术难题,着力搭建科技创新管理平台,依托“柴达木盆地油气勘探开发关键技术研究”重大科技专项一、二、三期项目,通过产、学、研联合攻关,创新咸化湖盆“多成因多峰式”生烃模式,创新咸化湖盆细粒岩和碳酸盐岩成储机制,创建咸化湖盆源外、远源、源内、复合四大类油气成藏模式,创新高原复杂山地高密度三维地震勘探技术,实现了柴达木盆地油气勘探从冷点变热点、难点变亮点和重点的巨大转变,实现了柴达木盆地油气勘探的历史性突破。

在新理论和新技术的指导下,2007年以来,青海油田相继发现了昆北、英东、东坪、扎哈泉、英西五大油(气)田,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储量增长高峰,油田驶入发展快车道。

2019年,青海油田油气勘探以“集中勘探、精细勘探、风险勘探、综合勘探”四个层次为主基调,切克里克凹陷重大突破实现新区新领域新发现,英雄岭英西南带—英中落实规模储量,风西地区发现整装亿吨级储量规模区,老油田扩边挖潜效果显著,开发指标逐步改善,前三季度油气当量同比增加10万吨。

做稳老区,做强新区,将现实储量转化为实实在在的油气产量,是青海油田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选择。面对油藏多样性、油区复杂性等难题,青海油田以地质需求为导向,以解决油藏开发矛盾为立足点,攻关形成了复杂区块钻井提速提效、柴达木盆地储层改造工艺、疏松砂岩气藏防砂治水配套、长井段薄互层油藏精细分注、高矿化度油藏深部调堵工艺、机采井系统优化综合配套、管道及站场完整性管理等7项工艺技术体系,有力支撑了油气田老区硬稳产、新区快上产。

以涩北气田开发为例。青海油田针对涩北世界级出砂难题,通过20余年的技术攻关和完善,形成了“合理压差控砂、压裂充填防砂、连续油管冲砂”的综合治砂技术系列,实现了出砂的可控。措施有效率由53%提升至85%,成为气区规模推广的主体措施,2012年至今累计增气达13.8亿立方米。

去年以来,青海油田突出高效开发,制定油气开发“33353”工作措施,大力实施综合治理控递减工程、评价新区快上产工程、技术创新谋突破工程、管理创新夯基础工程、有效动用提速度工程,把老区老井作为最现实的稳产上产目标,组织成立风险勘探、井控巡查、天然气产能建设、油气田综合治理等21个项目组,强化进攻性措施及产能建设针对性和有效性,原油和天然气日产量分别达到6356吨、1720万立方米,比上年日均增加367吨和30万立方米,创近年同期最高水平。

目前,青海油田发现油田23个、气田10个,累计生产油气当量超过1.24亿吨,原油产量200万吨以上稳产19年,涩北气田连续10年保持50亿立方米以上稳产。

着眼当下 改革创新补短板

“天上无飞鸟,地上不长草,风吹石头跑,氧气吸不饱”,这是柴达木盆地的真实写照。

“聚宝盆”里油气为何难找?柴达木盆地地处青藏高原北部,被昆仑山、祁连山、阿尔金山环抱,尤其是受青藏高原隆升为“世界屋脊”过程中的地质事件控制,造就了柴达木盆地与世界其他含油气盆地明显不同的“高原环境、强烈改造、湖盆咸化”三大特征。

显然,青海油田仅克服自然环境带来的先天不足,是远远不够的。柴达木盆地勘探开发还有许多现实问题,需要一一求解。

储量是油气企业的饭碗。这几年,青海油田在英雄岭构造带屡获突破,一方面足以印证在寻找优质储量的过程中攻关深井、超深井的勘探开发,勘探重心由浅至深的决策是可取的。另一方面,柴达木油气藏埋深从不足2000米增加到超过5000米,这也说明了储量劣质化趋势明显。

资源接替面临“大考”,要实现储量有效升级动用,解决优质规模储量不足与壮大油气主业之间的矛盾,青海油田需要补齐增储上产乏力的短板。转变勘探开发思路,全力推进高效勘探和低成本开发,着力解决优质储量不足、“四新”领域实质性突破不够、新区建产效果未达到预期、关键技术未成熟配套、油气完全成本居高不下等问题,加速实现储量向产量的转变。

在60多年的创业实践中,青海油田孕育了宝贵的柴达木石油精神,形成了先进理论和特色技术,油气产量得到快速提升。原油产量曾最高达到223万吨,天然气产量最高达到68.9亿立方米。但自2003年原油产量突破220万吨以后长达14年时间,产量始终徘徊在220万吨至223万吨之间。天然气1995年试采开发,历经19年发展,产量在2014年触顶下滑,反映了油田稳产上产基础不够牢固。

对此,青海油田还需补齐基础管理薄弱的短板。大力加强基础管理,打造具有特色优势的现代管理模式,着力解决管理流程有待优化、经营风险和安全环保风险管控仍有盲区、岗位责任制落实不到位、“三违”现象未根本杜绝等问题,内强素质、固本强基,推动基础管理规范化、标准化、精细化、信息化。

受业务跨度大、管理战线长、区域分布广等因素以及盆地勘探目标主要集中在深层和致密储层的影响,超深钻井、特殊测井和大型储层改造等工作量大幅增加,工程成本大幅提升,柴达木盆地勘探开发成本管控难度极大。依靠油价提升利润空间,并非明智之举。

对此,青海油田必须补齐改革创新不足的短板。坚持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有序推动各项改革落地见效,加大创新创效力度,着力解决思想观念落后、体制机制不够顺畅高效、创新能力有待提升等问题,深挖潜力、激发活力、提高效率,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性,增强发展内生动力,实现效益发展。

放眼未来 抢抓机遇谱新篇

海拔高,志气更高。

经过60多年的辛勤耕耘,青海油田建成了上下游产业链完备、业务互补性和抗风险能力强的西部重要能源基地。立于新时代,青海油田高质量发展的信心更加充沛,提出了“全面建成千万吨规模高原油气田”的宏伟目标。

信心缘自政策机遇的潜力。党和国家对石油工业寄予殷切期望,要求提升国内油气勘探开发力度,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增加油气产量、提高自给率。集团公司加大西部油气田上产力度,给予油田投资、攻关试验等方面的支持。青海省加快打造千万吨高原油气产业集群,在资源勘探、土地征用等方面给予政策倾斜和优惠。这些都为青海油田优化布局结构、拓展发展空间、提升质量效益提供了机遇。

信心缘自主业发展的潜力。青海油田累计探明油气地质储量10.84亿吨,近几年在英雄岭、阿尔金山前带获得了新发现,难采储量效益开发初见成效,资源基础进一步明朗。油田业务布局均衡,互补性、支撑性强,具备一体化发展优势。经过多年实践,积累了许多行之有效的好经验,生产组织协同高效,工程技术日益成熟,安全环保总体受控。这些都为青海油田做强做大油气主业提供了支撑。

信心缘自凝心聚智的潜力。青海油田创业发展积淀创造了宝贵的精神财富,凝炼形成了“越是艰苦、越要奋斗奉献、越要创造价值”的柴达木石油精神新时代内涵,这是青海油田凝聚全员干事创业的精神力量和制胜法宝。在党的关怀培养下,在柴达木石油精神的教育熏陶下,打造了一支堪当重任、作风过硬的干部员工队伍。

地处高原是青海油田的区位短板,地质复杂是青海油田的现实之困,技术手段不足是青海油田的发展瓶颈。因此,年产千万吨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

对此,青海油田系统研究谋划,突出顶层设计,提出了要释放“三个潜力”,就是政策机遇的潜力、主业发展的潜力、凝心聚智的潜力。同时,油田新一届领导班子深入盆地生产一线,强化现场调研,系统深刻分析了油田面临的矛盾问题和短板不足,提出了要补齐“三块短板”,就是增储上产乏力的短板、改革创新不足的短板、基础管理薄弱的短板。积极践行青海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快构建绿色环保、特色鲜明、优势突出、可持续发展的现代产业体系”的举措和要求,油田深刻分析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现实条件和潜在因素,举油田之力、聚全员之智,有针对性地制定“六个更加突出”的工作举措——更加突出党的建设,更加突出资源战略,更加突出项目管理,更加突出生产运行,更加突出激励考核,更加突出质量效率。

勇立时代潮头,青海油田把做强油气主业作为第一要务,突出高效勘探,打好集中勘探进攻战,立足英雄岭构造带和阿尔金山前,加快规模增储建产节奏。打好效益勘探进攻战,以柴西南和柴西北区精细勘探为依托,促进储量向产量高效转化。打好目标准备持久战,不断推进新层系、新类型和新区带研究深度,实现勘探目标良性接替。

突出效益开发,立足老区稳产,积极转变开发方式,加快实施“二三结合”,推进三次采油、减氧空气重力驱、水平井+体积压裂等重大开发试验,突破油田开发瓶颈,实现难采储量和低渗油藏效益动用。加快新区上产,坚持勘探开发一体化、评价建产一体化,突出英雄岭构造带、阿尔金山前带的评价及柴西南区富油凹陷再认识,强化技术攻关,确保油气产能建设符合率达到80%以上,当年产能贡献率40%以上。

突出炼化提效,持续优化产品结构,及时向市场投放国Ⅵ标准成品油、航煤、低凝柴油等适销对路产品,提升炼化业务效益。

突出协调运行,紧密围绕油气生产任务,全面固化一体化生产组织格局,逐步向关键节点控制延伸,形成立体化精益生产管理模式,提高管理效率效能。

同时,把抓实安全环保作为第一防线,把深化改革创新作为第一动力,把提升民生福祉作为第一追求,把从严管党治党作为第一责任,凝聚一切智慧,团结一切力量,战胜一切艰难险阻,一步一个脚印,将奋斗目标、发展蓝图变为现实,谱写青海油田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

专家观点

直面问题 紧抓创新 破解生产与发展难题

李江涛 青海油田一级专家

青海油田面对的开发对象不仅多是复杂断块、低渗油气田,也是高含水、低产油气田。谋突破、保稳产、求发展是新时代青海石油人的共识。老油气田精细挖潜与综合治理、提高采收率与劣质化资源动用,已成为高原油田开发工作者的使命。

过去的一年,青海油田全面梳理和披露采油气生产问题清单,直面短板,围绕油气田地质、钻采工艺、地面工程三个方面,以问题为导向锁定攻关目标,成立专项项目组,负责人牵头对问题展开“围剿”,有序推进油气藏描述、精细注水、长停井复产、气藏防砂控水、重大开发试验等,压实责任,有效支撑了稳产上产,并促成油气超产。

针对柴达木盆地油气田类型多、岩性杂、相变快、小层薄、跨度大等复杂地质条件,在油气显示井点多、低丰度油气藏分布广、勘探领域广的基础上,青海油田将创新开发技术方法,紧跟勘探滚动建产,力保产量稳中有升。今年,我们将紧紧抓住“控制递减率、提高采收率”这条主线,油气藏挖潜向深耕及精耕迈进,低渗油气储量动用向建立有效驱替系统推进,提高采收率重点试验向混相驱、减氧空气驱挺进。超前探索第四代智能化分层注水提级、勘探开发梦想云平台提效、气藏非均衡水侵驱扫效率提高等,基础研究和矿场实践同步,夯实系列开发战略性储备技术基础,持续保障甘青藏油气供应。

做精勘探 建设千万吨高原油气田

汪立群 青海油田一级专家

柴达木盆地是国内海拔最高、构造活动最剧烈、地表底下最复杂、油气赋存条件最特殊的盆地。青海油田在柴达木盆地历经66年不懈探索,取得了巨大的勘探成就,累计探明油气当量11.75亿吨。

随着勘探不断深入,勘探对象、勘探类型均发生较大变化。勘探对象目的层在逐年加深、愈加隐蔽,勘探类型由常规转向致密油、页岩油等非常规油气藏。由于勘探对象的复杂化,在地质研究、工程技术上均面临巨大挑战。地质研究上要求目标更加精确,要提供高精度、大批量的隐蔽性圈闭;工程技术上面临超深层、超高温、异常高压的严峻考验,同时存在酸性气体、多压力系统等复杂难题,制约了油气发现。

在看到困难的同时,也要看到青海油田发展的机遇与动力。柴达木盆地油气总资源量达70.2亿吨,目前石油探明率19%、天然气探明率13%,剩余油气资源丰富,具备大发展的资源基础。

要持续加大区域甩开力度,强化风险勘探,寻找更多规模优质储量,为油田持续发展提供原生动力。一是要加强盆地成盆、成烃、成储、成藏等基础研究。二是要用好“地球物理、钻井、储层改造”三把利剑,形成适应的配套技术。通过地质+工程一体化攻关,相信会有更多的油气发现。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 hulong2
    加关注1
  • 没有留下签名~~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用户协议  |  版权声明  |  隐私政策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违规举报  |  苏ICP备12075075-1号